殖民宇宙莫若爱护地球
(2010-11-02 20:13: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奥巴马在多种场合所做的演讲,“植入的广告词”如出一辙,他就跟个背台词的机器人一样,让我知道有些政界要人滔滔不绝的讲演背后,其实也跟小学生背书一样,并非个个都有超强的口才——由此,诸位都有领袖的潜能,看你咋挖掘啦?
郑渊洁天天都在他的博客里给地球写日记,不久前又开始拍北京的天空——《见郑蓝天》。这是一个作家的使命感、责任感,天天如此会不会“为赋新诗强说愁”,可我觉得,那也比无所为要好,何况老郑呢?
以烟税养医,这是个不错的主意。烟败坏了人的健康,让抽烟的人多交税为健康买单也说得过去。可是,这不是根儿啊!“医”应该是全民的福利事业,将其推向市场化不是逼良为娼吗?中国这样的事太多了,最严重的灾区是教育:医人是针对个体的生命,反映的是民心;育人是民族的发展,影响的是永远。
“殖民地”本是个中性词,由于殖民往往以侵略为特征,所以它完全变成了贬义色彩很浓的“恶词”。被殖民地域的民族对殖民者的强烈愤慨随着世界正义的呼声而独立,野蛮的殖民主义已经不得人心,殖民则成了强盗的代名词,“殖民地”也就成了屈辱的同义语。地球是人类的殖民地,“它们”把地球祸害得不成样子了,就想着开展月亮、火星的“业务”了。我的判断是,没等人类污染宇宙,造物主就会提前把“人”这个动物开除球籍,也殃及地球。
多年前,“知识爆炸”是个新名词,也衍生出了无数的新名词,人们一直在努力地消化、接受。而今,专业化使隔行如隔数重山,加上某些“专家”的故弄玄虚,更让人如堕云雾之中。老百姓需要揭穿谜底的书,需要一些懂行的人把真相用明白的话讲出来,让被蒙在鼓里的人了解真相。希望这样的书更多些,现在的情况是太少了。玩弄名词、故意制造迷魂阵的人多了,决非一国的福音;如果国家不出面扼止甚至听之任之的话……古代的帝王将相都知道妖言盛行是要动摇国之根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