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渡台湾
(2010-10-24 20:50:15)
标签:
台湾萨苏家国何处不入梦张大春认得几个字杂谈 |
分类: 读书 |
今天北京在小雨中跑马拉松,女子前三名都是中国的,男子的没说,只说是埃塞俄比亚选手夺冠。北京马拉松跑了三十年了,不单要持久地跑下去,还要跑出水平来。不知今年来的国外好手有多少,能把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员吸引过来,才是高水平的赛事。马拉松应该是民间行为吧?参赛者都是非官方的吧?我觉得应该是。
周末两日,我跟台湾粘上了,所读都是有关台岛的书和事——
昨天:整整一小天,看新浪上连载的、萨苏写的《家国何处不入梦》。这只是全书的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我看得津津有味。老萨的文字耐读,有味道,我爱看,但看的少。这本书里写孙立人将军、写淞沪抗战一节把我的眼泪整了出来,后来写解放天津的故事又有说书般的乐子。他所写的这段台湾在日据时期的一些史料填补了我的知识空白——我对台岛根本不了解,这回才知道那儿有20年的抗日游击战、日本的奴化运动与“故国衣冠”的顽韧……哦!
今日:头一次听说张大春,台湾作家,看了一小天,他的《认得几个字》,冷幽默,不动声色,让人会心一笑,孩子式的可爱好玩,不由得使我想起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父与子》。行文方面,我没觉出台湾与大陆有太大的差别,读着很顺,有时竟忘了这是本台湾人写的书。童言趣语,倘若大人能赏,真是其乐无穷。每一字词的解析都有两个孩子的故事,有的还由他们“下结论”,尤其是小妹妹的一锤定音,好笑中能感觉到作者的未泯童心。这部小书还可以看成对儿童心理的揣摩,说一些孩子所做的、所说的真实意思,以及怎样将孩子导引到某个能让他们接受的方向。书里所举的例字、例词并不限于字、词,还有诸如“不废话”、“啰唆”等这样的大众现象,越往后越能看出作者是想向孩子们和家长们说透一些人生道理或自身的感悟,在它们之后也都跟着孩子们的小故事,所以读着一点也不枯燥。这本书应该是起源于孩子,没有对孩子的观察、分析、理解、喜爱,也就不会有这本书了。
我忽然感到,要是能知道所认的字的来历、故事,古文字学学起来是不是就有意思得多了?至少,这对我的女儿在学习中会有所裨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