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庆骑回北京(7):朝阳——三十家子

标签:
g101北京朝阳户外骑车建平叶柏寿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三十家子旅游 |
分类: 户外单车 |
进出朝阳的路都有一段烂路,好像故意不给人留好印象似的。我是5:45起身的,开始并未觉冷,进山之后越来越冷,又是冻得手脚冰凉。八点多在杨树湾吞下几个热乎包子,身上才有了暖和气,气温也逐渐升高了。
一路不易察觉的上坡,还很大,10个左右的速度;看着不是坡的大坡挺折磨人的。
翻过两座大山坡,中午到了建平。这里又叫叶柏寿,像是一个人名,后经查找资料:叶柏寿是蒙古语,意思是大房子(在蒙古语中,蒙古包叫“噶尔”,房子叫“板升”;叶,就是“伊赫”的音转,意思是“大”)。另有一说,叶柏寿是古时候的一个驿站,当时的人称为“夜不收”, 由其谐音而来。
在建平饱餐战饭,骑向凌源。
从“凌源”的名字我就知道地势还要升高,大凌河的源头嘛。我走的路线是大凌河流域,基本没见到河,枯竭的大凌河已成无水之河了。
在一道大梁顶部,正在施工建造一座“国家大剧院”形状的建筑,“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保护工程”。进出建平城各有一尊女神塑像,至此,我才知道“中华母祖——东方女神”,才听说这里有着史界闻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不过,在旅游业之风鼓动下的造神、附会传说之举愈演愈烈的今天,人们对这些已然麻木,顶多是业内人自己热闹罢了。
凌源的空气质量不好,经过凌钢小区就明白其原因所在了。
一路上连跨好几次铁路线,纳闷地问道口铁路人员,原来火车在山里绕弯呢。
这一带的地名有好几个以姓氏打头的“杖子”,如“刘杖子”、“侯杖子”等。我在宋杖子打听前方可有大地方住宿时,得知前边有个三十家子,心也放了下来。
17:40,三十家子到了,的确是个不小的镇子。街中央的肥牛雕塑刻有“东北第一集”、“辽西第一镇”,口气不小哇!
入住之后,找个小馆子吃饭。老弟已至承德,明天我们就能会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