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2010-08-17 08:02:41)
标签:

骑车

户外

大庆

g111

齐齐哈尔

塔哈

旅游

分类: 户外单车

    8月6日:

 

从今天起,我开始大兴安岭骑行。路线为:大庆——齐齐哈尔——莫力达瓦——加格达奇——塔河——呼玛——黑河——北安——拜泉——明水——安达——大庆,计划12天时间。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A:大庆乙烯 B:塔哈  195KM)

525动身,码表清零。

阴云浓重,顶风,因而到达王家围子用早餐的时间比一周前那次推迟了半个小时(在差不多的时间、同样的桌子上吃同样的早餐)。比照上周五的骑行,受风向影响,我到达林甸路口晚了一个多钟头。

在林甸吃午饭时,旁边一桌吃饭的几个民工问我到了啥地方是不是找当地邮局盖戳儿。有些人这么做,我觉得这没啥意思——他们可能是想向人证明自己的确是来过,而没此爱好的人谁关心这个?骑车游玩是自己的爱好和个人行为,何必证明给别人看呢?当今世界假的事情确实太多,不过也犯不着在这种事上弄虚作假。他们以为我是搞体育的,骑车体育部门的“赞助”。

他们的猜测引发我的联想:社会应以资鼓励健身运动,不光是精神方面的宣传。因为身体健康、老也不上医院,不是把医疗公积金省给体弱多病的人了吗?如果多数人都远离医院,等于义务缴纳医疗公积金,把其中一部分以奖励的方式回馈给他们,也许会将远足、骑车等运动推向高潮。比如,连续骑车一千公里、两千公里、N千公里设立多大额度的奖金等等;我的要求不高,把路费报了行——没人赞助,自掏腰包咱也是要骑的,谁让你喜欢上这个了呢?这个想法并不荒诞,值得“有关部门”考虑。

早晨时还挺凉,且有一丝丝微雨,到午间便很晴朗了,风景也好看起来,只是一出太阳,人就挨晒了。这是一对儿矛盾。

四点多些,我就到了齐齐哈尔市郊,比六年前提前了将近四个小时。转入齐市外环奔嫩江方向。也许是正在维修的缘故,在嫩江、甘南分岔处没设路标指示。

我走的是G111国道,起于北京、终于加格达奇。在北京我多次骑过它的起始段,这回我要骑它的末段了。

夕阳西下的时候,六点钟,我在国道旁的塔哈住了下来。

当日行程:195KM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13:32)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鹤鸣湖度假村一角)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湿地风光)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扎龙湿地里藏有仙鹤)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14:41,绥满公路745KM处)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大昆勒是个看似贫困的小村子)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喜欢这类地名)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15:57)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16:41——G111国道这段的标志搞得不错)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17:03)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大兴安岭单车骑行:D1(大庆——塔哈)               (我住的家庭小旅馆,十分干净整洁,可以为同类旅店做榜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