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在迟子建的草原上
(2010-03-22 16:59:22)
标签:
迟子建《草原》《解冻》《蒲草灯》塔里亚风雪夜杂谈 |
分类: 读书 |
——眼下解冻了,是“小春天”,今儿天又不错,“大春天”就快要来了。
《解冻》应该是迟子建稍早些时候的小说,当然不是因为它写的是三十年以前的事儿。迟子建对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把握得非常准确精妙,平实的小日子里时常会变个花招地呈现出一点儿小别扭也能看起来挺美好的。我认为《解冻》是迟子建创作风格臻于成熟阶段的作品,初习者是达不到这样的文字功夫的。
迟子建总是能在平常的小事中找出不同凡响的韵味,就连两口子置气拌嘴也写得透出甜蜜与温情,字里行间饱含着生活的平常之美。这同时也是迟子建作品的一大特色,她的感觉太好了,让你跟着人和景微笑与叹息……
《塔里亚风雪夜》写的也是一个并不特殊的故事,由于小说里的山沟人把录音机当成奢侈品,让我以为说的是二十年前的事,后来提到北京奥运会,时间应该是2008年11月的事,我才打消了这篇小说的写作时间上的疑虑。
《蒲草灯》写的是一个杀人犯潜逃途中的心理变化过程,从题材到作者的构想可以看出它应该是迟子建的前期作品。
迟子建在熟悉《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生活过程中,顺手牵羊,写了一部中篇,这就是《草原》。
作者使用了第一人称的“我”,这个“我”是男性,这在迟子建的作品里不太多见,这不妨碍她在小说里恣意挥洒那些精致的感觉。小说里的“我”接触了两个蒙古族牧民阿尔泰和阿荣吉,以他俩为线牵引出两个故事,最后两个故事归结到了一处,写作技巧非常老练。
她笔下的草原太美了,她写的草原人太纯朴了,我以为这样的草原、这样的人只能在小说里见到,不对,我在单人独骑时不也亲身体验过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吗,那不仅仅是饥饿中的一碗面条?
《草原》有如一曲长歌在草原上飘荡,悲婉动人,其音哽咽……这样的小说会让男人流下感伤的泪水,不带真情写不成这样,我想迟子建写这个小说时会像朵卧一样泪流失声吧——感谢迟子建唱出这样凄美的歌,让我的心也飞向了辽阔的大草原……
平静下来后,我有些气馁和绝望,世上有这样的长歌,我敲出的那堆文字简直就像是垃圾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