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途硬座儿也有受用的时候

(2009-08-19 15:09:20)
标签:

旅行

列车

杂谈

分类: 随笔

8月16日,我离开北京,返回东北。

这一天从一亮天就是阴的,闷热有雾,能见度不高。

现在的火车票很紧张,我们只买到了硬座车票,没买到卧铺。开往满洲里的1301次的硬座车厢人满为患,你得像把刀一样奋力划开堵在过道的人群才能挤进车厢里边去。我在前边高声呐喊着开路,带着两个孩子终于穿过肉林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安顿下来后我到补票席登记补卧铺(恰巧补票席在本车厢),车上的剩铺只有十多张,而我排在第33号,列车员说只有等到过了沈阳北看看还能不能有了。我觉得补到卧铺的希望渺茫,孩子们也觉得可能性不大。我们做好了“硬坐”的思想准备。

我依然用看书打发旅行的时间,有时瞧几眼跟前的人和事儿。

一个不到四岁的小男孩太能说了,一路上小嘴儿不停地吧儿吧儿着,有时还很不客气地敲打他爸的脑袋。这孩子显然是被爹妈给惯坏了,长大以后他会善待自己的父母吗?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能说,我不觉得是优点。

一个农村胖孩子特别能吃,他那并不太胖的父母管不住他的嘴和肚皮,只好任他一会儿雪糕、瓜籽儿,一会儿火腿肠、快餐面——对于易胖的人来说,贪上一个食品充足的童年并非幸事啊!

一个脸和身子一般黑的小伙子不停地打电话,看样子是跟妻子闹矛盾了,可怜巴巴地央求他的丈母娘把孩子先接过去,他回到家里再做工作。我一瞥间看到他在手机上所发的短信:“……老婆,看在生活在一起五六年的情分上,求你给我一次机会吧!……

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姑娘从锦州上车,从她与一个去北京上服装回来的开原老乡的交谈中,可知她的丈夫是个军人,不久她将要随军搬到锦州,结束这每周一次携女探夫的跑通勤生活。

一个农民模样的中年男人在座位上始终一动不动地坐着,用粗黑的大手剥着煮鸡蛋小心地吃着(这是他的午饭和晚餐),从他的神情里你能读出土地的意味和传统农民的质朴厚道——对这样的农民我们应该永远心怀感激并由衷地尊重他们。

车厢里很多人都站着,通行极为不便。有的人在上车前买了小马扎,还有的垫张报纸坐在地板上,但过往的人及流动售货车使他们根本坐不消停。有几个人干脆躺在地板上睡了,那别扭的姿势让我奇怪怎么会睡得那么踏实,着实令我羡慕。

跟没座儿的相比,有个座儿就知足了。有些人挨个地问谁谁谁到哪儿下车,以便能得到一个座儿。挤成这样,列车员说这还算好的,“旺季已经过去啦!”

一个从锦州上来的大个儿,与一对儿到沈阳北下车的老两口儿预约了座位之后又过来好几次进行“确认”,惟恐这一预约化为泡影。车到沈阳北站,他跟同伴终于坐了下来,心满意足地连连说好:“好好、挺好挺好挺好,这要是站到满洲里我这人就废了!——你回头瞅瞅,(那么些人还站着)咱老幸福啦!”落座之后,他们拿出吃的喝的摆在茶几上,嚼着鸡腿喝着啤酒,十分滋润。这样的情景在火车上十分常见,令人称奇的是他们居然带上来一个“冰箱”——内装干冰的泡沫盒子!大个儿捏出一小撮儿粉末来,欣赏着自己所制造出的雾气腾腾的“舞台效果”。他的同伴把几个罐儿啤扔进“冰箱”里,几分钟就喝上了拔凉拔凉的啤酒,用大个儿的话讲这是“夏天带着冬天走。”他们显然是去满洲里做买卖的生意人,一口锦州话十分有趣。大个儿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冻梨,对同伴说:“这俩梨要是会说话,就得骂你,咋就冻成这样了呢?”这俩人先一人喝了俩“小二”,接着一罐又一罐地喝啤酒,喝了总得有二十来罐,直到喝光才兴尽而止。喝到下半夜,他们极为满足地坐那儿睡了,那睡态香得跟他们所喝的啤酒一样。我头一次不反感他人如此大吃大喝,大概是由于他们“不招人烦”的面相,更在于他们那锦州话所具有的“小品性”。可以这么说,因为他们世俗“表演”的趣味性,使我忘掉了硬座儿的煎熬难耐,反而兴味盎然、毫无睡意、感觉时间过得倍儿快……现在我似乎还能听到大个儿临睡前的那句幸福赞叹:“这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一天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精神若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