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内蒙路(6)

标签:
阿荣旗户外旅游那吉屯骑车金长城杜尔伯特齐齐哈尔甘南克尔台 |
分类: 户外单车 |
8月24日:
6:43,我从省际通道零公里处出发,走G301国道向甘南骑去。
太阳已然升起挺高,因有凉风吹拂并不觉热。
7:17骑到黑蒙交界处,这里也有金长城遗迹,由此可知,黑蒙边界是以这条古代长城划分的。
甘南很快就到了,8点我已经骑出县城。
此前的二十余公里坡路终止了,接下来的全是平路。连走了两天的坡岗路,刚一走平路还挺留恋那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的感觉呢。路边的景也没内蒙境内的好看了,一色的苞米地、黄豆土豆秧,再就是草甸子。
南风依旧,我是逆风而行,好在风力不大,我还能以中上的速度前进,不过我两腿膝盖已感觉酸痛了。
9:30,骑进齐齐哈尔界内,自行车的中轴咔咔作响,离齐市还有四十多公里的路,有些担心挺不到地方。一路所经的多是小村屯,稍大的乡镇也都是修机动车的。凭以往的经验,我觉得挨到齐市再修车应该没问题。将近11点到了共和收费站,还剩 20KM,更加信心十足。
一小时后我到了路标所指的“齐市”,原来离市区至少还有10KM呢!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觉得进城里修车为好,修车的时候吃饭,两不耽误。
骑过嫩江大桥,在江堤下的一条大街旁看到一个修车铺,师傅说中轴的一个碗儿磨出沟了,得换。
修车的当儿我吃完了饭,上车前看了下时间,13:28。我想傍晚赶到泰康,而现在还在齐齐哈尔的北边,要纵穿整个市区到南边才能上到去杜蒙的公路。
城市一大,哪里是进出的口儿就不好找了。虽然四年前我曾走过,可哪还能记得从哪里出市区?我一路打听,那些被问的人不先回答我怎么走,老是对我骑车表示惊讶:“骑车去泰康?一百公里地呢?”我心里起急:你知道就告诉我得了,管我怎么去呢?
对准西南的大方向,我花了一个钟头的时间,总算找到了齐杜公路,这时已经两点半了。
风比刚才更大了一些,骑着更加吃力,并且我的两腿和臀部更加酸痛,在车座上都坐不住了。如果我以这个速度骑下去,85公里的路程得骑六个小时,也就是说得八点半才能到泰康,那天早黑严实了。骑车走夜路乃一大忌,为了安全我也力争在天黑前赶到泰康,要不就住在离泰康还有20公里的克尔台。
天又阴了,而且还滴下几滴雨点,这样夜就来得更早了。我不敢停下来,连喝水都规定了地点,到里程碑上出现整数时才停车喝水。我把克尔台当作一个目标,要求自己务必在六点前到达,就跟指挥员命令部队在几点几点前拿下某个山头一样。在精疲力竭的行程中,克尔台就像一个幸福的象征,仿佛到了那儿我就到了目的地似的。
任何苦行如果你把它的过程分解,按阶段性目标来看都变得易于忍受。那些走过万里路的人,其实只要走完每一天的一二百公里并天天坚持下来,不就成就了行者的壮举了吗?80公里远一些,先走完40公里,剩下的不就只有一半的路程了吗?这样做可以使你不致因路途遥远而丧失信心,每一步都有个期盼与希望。
目标分解的好处显而易见,我在17:51到了克尔台,站在烟屯村委会前喝水时感觉那个痛快!
剩下的20KM也要用一小时拿下——必须的!
最终,跟运动员最后冲刺一样,我到了泰康中心的天湖广场时一看手机:18:51——嘿,整一个小时,一分不差!
85公里路我用了不到5个小时就拿下了,在身体极度疲惫的情况下骑出我的极限速度,不得不承认精神与意志的作用。此外,客观因素是后半程的风力渐弱,假如还是刚出齐市时那样的顶风,我肯定不能正点到达目的地。
我今天从阿荣旗到泰康的骑行距离,至少在205公里。
这也是我骑行史上单日骑程的最高纪录。
忽然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甚觉有趣:从阿荣旗到杜尔伯特,我从黑龙江的“外蒙”跑到了“内蒙”,岂非天意?
我在天湖广场旁住下来,找了家饺子馆吃饭。
哦,今晚是奥运会闭幕式啊!只是我太累太困了,坐在那儿直打呵欠,酒也喝不下去了——也许是老谋子的开幕式搞得太好了,闭幕式就难再精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