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子宴,让我怎么说你好呢?

(2008-08-20 08:23:09)
标签:

学子宴

杂谈

分类: 随笔

昨日下班的路上与某人一道走,他要去参加一份学子宴,“这些天已经好几份啦!”不胜其扰、不以为然又无可奈何的口气。

我们这疙瘩在十多年间兴起了这样一股风: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就跟办婚礼一样到饭店办学子宴。最初参加者的范围限于亲戚好友,后来只要认识的就招呼过去了:“孩子考学了,请你喝酒啊?”就跟参加婚礼一样,去的人都不会空手的,眼下的行情是以100元打底,一般的200元,关系不一般的就多者不限了。

人人都厌烦这股风气,相互说起来都大摇其头,却又人人装得乐此不疲。一件事一旦形成风气,大多数人只能随波逐流、无从抵御,并因为他人如此只好今后起而效之了。

拿学子宴来说,办的人的理由是别人办事时我往出拿钱了,轮到自己不往回收一收岂不亏了?于是乎,办了;办了就不亏了?未必;有人说,你要大小是个官,许能赚点儿。目前的学子宴一般几十桌,按每桌十人、每人随礼100元计,收1000~1500元,一桌酒菜的成本在500~700元之间,那么一桌能净剩500~800元,办次事儿约能收入一到两万。这收入就是你自己的吗?绝非如此。因为你以前送的和将要送的要超过(至少等于)现在人家送你的。这样一算,办与送的谁也没捞着,只有饭店挣着了。这笔帐很简单,谁都会算,可精明的人就是磨不过这个弯儿。办与送的双方都累,办的人操心并为一个个地通知而不好意思着;送的人心里叫苦、脸上笑着而嘴上还得说着甜话,还有些人似乎很大方地主动“出击”:“到时候告诉一声啊!”别说他们累,我看着都累——这是何苦呢?

“也不管考个啥大学都要办,以后不得整得中考也得办呐?”

有人说,学子宴是个不好风气,其实就连婚丧嫁娶也早已成了人人的负担。你参加我的、我参加你的,我感觉到的是极端的无聊和令人痛心的浪费——那些所剩大半的饭菜不是资源吗?

现在,人们不单把子女结婚、父母过世办得“广而告之”,连配偶父母的丧事也变成“随份子”的契机,更有甚者,眼下有人已把弟、妹的婚礼也当成收礼的生财之道了。

人们忘了,你收了就得送,送了就想着以后收回来。人们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样没劲的事上,还认为这是“脸上好看”。当这样的人情债变成驴打滚后,人就变成了拉磨的驴。

看着这些事在庸俗无聊地传递,我又想起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性格特征或说劣根性、联想到现在正开着的奥运会——此类的话说得太多,我不想再说下去了,说下去自己都觉得没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