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在大庆与肇东的天地之间
(2008-07-07 10:09:57)
标签:
爱在中国行单车户外大庆肇东杂谈 |
分类: 户外单车 |
关注了好长时间的天气情况,认为周末的三天(7月4、5、6号)非常适合我实行骑车去肇东的计划。爸在肇东的妹妹家里,下周一将回北京;我的女儿也不放假——这不是天赐给我的机会吗?
周五那天开过调度会,将近十点钟,我骑车出发了。
这条路我已走过多次,没有什么可说的,可以提一提的不过是这条路新修过了,路面比以前平坦多了;再就是安达与肇东交界处的牌子换成新的了:肇东人民欢迎您。
今儿气温最高达到 32℃,太阳热劲儿十足,不过有小风(还是顺风)吹着,尽管汗水湿透衣服,我骑得还是非常惬意。
出了安达、快到承平时,后车胎没气了。我推车走了两公里,在承平的一家修理部修车。
当时正午时分,修车师傅躺在炕上呼呼大睡,听到我的叫声睁开眼睛看看我又睡过去了,估计他以为自己在做梦呢。我再次叫他,这回他才知道不是做梦,懒洋洋、慢腾腾地起来干活儿了。这个只有五百人口的小屯儿仅有两家修理部,而且都是以修汽车、农用车为主,很少修自行车(先找的那家就不修自行车)。好在这一家还修摩托车,有补车内胎的胶贴。
粘好车胎,我在跟前的小吃部吃午饭,一份木须柿子黑米饭,十块钱。一伙开大车的刚吃完走人,屋里还剩一个人就着一盘土豆丝在喝酒。这人爱搭割,老板没事儿也凑过来,我们就闲聊起来。他们对我骑车去肇东这一行为甚觉惊讶,这种外人的新奇我已稀松平常了,也不想听大碗喝酒的扯淡,吃完饭继续走我的路。
在安民左转奔宋站,原本不错的混凝土路面不时出现破损,这一情况在宋站至五里木的一段则更为严重——这才一年,咋就烂成这样啦?这样的路汽车不好走,自行车就没多大关系了。
刚过尚家之后的小南屯,后车带又瘪了。怎么回事?是不是老天知道我今天不急就故意给我找点儿麻烦,或者是怪我路过老家也不停一下,因而制造又一起事故?
我只好推着车子走回尚家街里修车。一个毛手毛脚的年轻人蛮有经验地认为现有的胶贴耐不住高温,天气一热挺不了多长时间就开胶了。我听他说的有理,就换了一条新的内胎。
两次修车在我的骑行史上还是头一回,耽误了近两个小时,要不我三点多些就到肇东了。
风传了两天的“大暴雨”只在5号的傍晚以持续的小雨下来了,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时候就完全停了。
“大暴雨”倒并非谣传,官方发布了预报,甚至大庆的学校放假了。午间我给女儿打电话,确认了此事。
6号在阴雨之中醒来了。
我不时地看天,阴沉发闷的天让我担心的是能否如期地骑回去。家人都劝我把车子搁这儿,坐火车回去。我几次登陆“天气在线”,观察肇东、大庆两地的天气,仍是午后晴天,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正午出了太阳。
吃过午饭,我立刻把车子搬下楼,原路往回骑。
“天气在线”的表现前所未有地果断,丝毫不受“大暴雨”的影响,连风向都预测得那么准确:西北风,2~3级;也就是说,我的回程是一路顶风。虽然骑得稍微吃力,但还骑得动,比去年五一那次强多了。
我骑到尚家用了45分钟,从肇东至五里木这段路(20KM)所用的时间看,我的时速只有12KM;此后至安达一段因有树林挡风和风力减弱,时速达到了17KM(这一数字是通过里程碑得出的,再准确不过了)。由此可见,如果是无风的平路,我这台车就能够骑出20KM的时速来——这一点已在卧龙路上多次证明过。
17:30,我走下卧里屯横跨铁路的天桥。太阳从厚厚的云层里露出脸来,火辣辣地照在身上,我觉得像是在嘲弄着两天来人为制造出来的“大暴雨”——一场大地震把人的神经搞过敏了!自然灾害是挺可怕的,可也不必草木皆兵啊!
昨天傍晚和郭氏兄弟一起共进晚餐,然后洗澡、洗衣,上网发贴——85公里的骑行很是轻松,这就是常年锻炼不止和天道酬勤的结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