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迟子建小说现实之冷《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
分类: 读书 |
一个上午看完了迟子建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读完最后一章,不由赞叹:写的太好了!
这篇小说刚刚获得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同时获奖的另几个短篇里只有范小青的尚可,其余的几个太平庸了,我纳闷这样的作品怎么能获奖,要不只能说鲁迅文学奖的质量在下降。
迟子建的这篇小说以优美的形式吟出了生活中那么悲惨的苦难,以近乎诗一般的语言把底层人挣扎过活的情景凄美地展现出来。作者写作的技巧娴熟,把县城人们的生活情形不露声色地描摹出来,通过“我”的对比把当今现实中惨烈的一面用幽幽的笔调再现出来,的确是高手才能做到的。我读过一些这位与我同龄的女作家的作品,早已感觉到她的实力,而这篇小说则更臻成熟了。
中午时分,走出暖气加了温的“书房”,外头的寒冷让我裹紧了棉衣。一辆给施工人员送饭的车停在道边,几个农民工模样的人端着一盆菜捏着两个馒头找背风的太阳地儿下吃饭,如此冷的大冬天里就这么露天吃着简单的饭菜,那些可以坐在暖乎乎的屋里安然咀嚼的人该有多幸福啊!
我回到家里,在冰冷的厨房里下挂面,一个人的饭好对付。暖气不热已是第六天,我找物业也已不下五次了,来过一个人瞧了一眼就走了,暖气就仍一直那么冰凉着。这就是国企体制下养着的“大爷”,这样的工作态度能不让人来气?想起刚才看见的那些寒风里吃饭的苦人们,觉得真应该让“大爷”们去出苦大力才对。尽管我又给物业打了电话,看来女儿回到家这暖气也是热不了了。
一个中年女人每天午间都在路口卖豆腐,也依然是用菜刀拣豆腐。十字路口的风很硬,她浑身上下裹得十分臃肿,但脸上总是笑呵呵的。她在这儿卖豆腐很久了。她之所以不进市场里是为了节省几个税钱,“多剩两个呗,要不咋整,家里俩孩子上学老钱啦!”她做的豆腐确实跟她说的那样嫩。我买了一块放在窗台上,准备晚上炖鱼,女儿今天回家,这已是惯例了。
女儿傍晚回来了,却不想吃鱼,我便把它做成了麻辣豆腐。阳台兼厨房太冷了,我们就在写字台上铺了报纸,将饭菜端进里屋来吃,晚饭后躺在床上盖着被子看书唠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