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之初的京城阳光明丽,气温宜人。
明城墙遗址已在几年前成了绿地公园,此时也绽放了红、白两色的玉兰,引得人们驻足观赏,拿出相机留下它们美丽的影子。
明时的城墙经过了修缮,苍灰与软绿桃红相映成趣,恰如闲散在这里的老人和他们照拂的孩子,历史以亲近的姿态与我们相处无间。这段城墙被改造得很好,而且还在向北的一段勾勒着,那座角楼更是华丽壮阔,让我们羡慕与惋惜那些失去了的城墙与城楼,虽然它们残破得如荒土堆和摇摇欲坠的旧门楼,但以我们今人之力完全可以让它们“旧貌换新颜”的。失去的不会重现,留下的弥足珍惜。
望着如龙似蛇的东便门桥,我的脑海里画出的是昔日的通惠河和繁华的蟠桃宫庙会,杨柳依依、花团锦簇的景象化为不再的历史。现实已然如此,我们也不必去追溯恋旧,今天的北京有许多的不尽人意之处,但也挺好的。再过一百年,现有的一切不也是历史吗?从此意义上说,历史用不着人为地装扮,虽然事实往往不是这样。
头上的阳光提醒我,若是在多些稍高却不掩老城墙的树木就更好了,因为要不多久就骄阳似火,人们只好惜别这块绿地而另寻不可多得的绿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