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个足球迷,但我只把足球做为一种艺术来欣赏,所以我从不看包括中国队在内的亚洲足球。由于电视转播难以克服时差,那时我不得不半夜里靠闹钟醒来看高水平的欧美足球赛。随着年龄增大,也是兴趣降低,我只在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大赛时才会成为临时球迷。在2002韩日世界杯赛之后,我再没关心过足球。前几天在网上新闻上看到欧洲杯足球马上开战了,便将赛程安排存在文档里。不过我再没有了十多年前半夜爬起来观看意甲联赛的劲头,揭幕战那晚我仍旧早睡早起,根本没打开电视。但白天我得知法国队在比赛即将结术时神奇地两球逆转而战胜了英格兰,感叹球星的力量真的太不可思议了,到了关键时刻他们竟真的能力挽狂澜!两年前的世界杯法国靠谁当了世界冠军?齐达内。本届欧洲杯又是他在最后使拥有贝克汉姆的英格兰黯然神伤。
睡着睡着醒来,天还没亮,却再也睡不着了,索性打开电视,意大利和丹麦的比赛已战到下半场,只剩半个小时了。最后,两队谁也没进球打成了平局。我纳闷,意大利总是不在状态,连皮埃罗都接连失误,在我的印象里,意大利在重要比赛上总是不顺,即使拿冠军(1982年)也显得十分勉强。世界杯上的意大利队总不如它自己的甲级联赛看着流畅,难道说,没了各国的球星加盟,自己就失却了水准?意大利也是世界上顶尖一流球队呀!
接下来又是一场比赛,瑞典对保加利亚,是从上半场已进行了20分钟才打开电视的。上半场的0:1落后,保加利亚还有扳平的希望,可下半场永贝里接连两粒入球彻底打没了保队球员的士气,但恶梦没完,又是两球使得他们继续着37年不胜瑞典的历史。
盯着电视画面,我看球的视角不再是从前的单纯观战,而是带有冷静的旁观及文化意义上的感想。
我所熟悉的一代球星老了,越来越少了,代之以许多年轻陌生的面孔。远到普拉蒂尼、鲁梅尼格,荷兰三剑客、维阿利、秃顶的隆巴多、英俊的玛尔蒂尼,就连罗伯特-巴乔也已离开赛场,皮埃罗、托蒂、拉尔森都成了老将呈现疲惫之态。真是岁月苍桑啊!
我从屏幕上认识布封时,他还是效力于帕尔马的18岁少年。他所表现出的与年龄不相称的稳健和门将的天分,我认为他绝对是未来的门神。果然,他现已成为国家队的头号门将,那一脸大胡子似乎显得他真的成熟了;其实他没经过成熟的过程,少年时便老成。当黄健翔评论他是当今世界第一门将时,我马上接受这一点评。这场比赛我只看了半个小时,看到一次布封的精彩扑救。评论说这场比赛赛的是门将,那就是他还有许多保城门不失的神奇之扑啊!
看瑞典人踢球,想不通这些人高马大的“海盗”也有了脚下的细腻,以前它并不是这样的。它是一支力量型的球队,在与巴西对阵时,他们的身高让我为巴西担心,因为巴西的技术在力量面前往往显得很悬,它不是在98年世界杯小组赛上虽第一、但唯独败给了与瑞典同属北欧的挪威了吗?以前有个娃娃脸的球星布洛林,现在场上的拉尔森、永贝里,这些瑞典人不可小觑呀!
足球场很大,而较量都是在方寸之间。第一大球是以小处见长的魅力倾倒世界,决定胜败的一脚都是打在死角内,令你防不胜防。
一支球队是由11个人组成,只有每个人都具备充沛的体力、高超的技艺和卓越的足球意识,最后加上相互间默契的配合,才会成为优秀的球队。我将这样的球队称为理想中的球队,它至今也没出现过,将来也不可能出现。让11个人都具备这样的条件太难啦!巴西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但大牌儿们聚在一起谁也不服谁,所以在98赛场功败垂成,让法国人靠地利人和而拔头筹。一个精诚团结的二流球队就可以打败由明星凑起来的一流球队。
一个球队首先要团结,成为一个抱成团儿的团队,如果有几个出类拔萃的领军人物——即球星,它就是一流的球队。我认为,足球是(意识+技术+体力)×配合。一个球员能够意识、技术、体力皆佳,那他就是球星。体力是保证技术在意识支配下能良好发挥的基本条件,是球员必备的个人条件;这并不难找到。技术出色通过训练,在具备体力者之中也能找到,当今活跃在世界赛场上的球员都是。而意识是一种天赋,决不是学与练就能获得的,这就是足球天才,一代球员中只出几个,如贝利、贝肯鲍尔、马拉多纳等。相当水平的球队不是靠每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取胜,它应是将这四者的组合在某一时强于另一球队的组合,这样才能取胜。两种组合的对抗在时间的延续过程中谁占上风,谁就能获胜。这也就是所说的,谁抓住机会谁就是胜者,也可以说抓住对方的失误就是自己的成功。机会是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造就的,所以善变的球队才容易取胜。
为什么每一个球队有各自的风格呢?意大利的稳固防守,巴西的细腻脚法,法国的整体配合,德国的硬朗,非洲球队的身体柔韧性,各国的足球无论怎么变化,都被其特有的风格包围着。这就是一种气质,一种文化,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性格使然。民族文化最终奠定了球队的灵魂,某种风格的球队不能放弃自己的风格而盲目尝试别人的打法,创新应立足于自己的特点,而不是全盘学别人的。说到这儿,就会觉得万物皆通一理,各有所长,须扬长避短,不能丢了本色。这是不是和作人和做事差不多,就是民族发展不也强调要保持民族特色吗?
说着说着,感到这些都是陈词滥调,以前不也这么讲吗?不过,这次看球总觉得有与以往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我试图从绿荫场上的小小足球里悟出点道理来,我叫文眼看球。
我感觉任何运动,强弱是周期性的,没有永远的冠军,没有永远的失败者。走向强大就要逐渐趋向衰退。足球运动还算是比较稳定的,历届冠军都在那几个球队中产生,巴西、意大利、德国,都已是三届以上的冠军了,近期内预测未来冠军得主也跑不出他们及阿根廷、荷兰、英格兰、法国等这个圈子,但我觉得非洲的崛起势不可当,它应是圈外最有可能问鼎金杯的雄狮。我从不为中国的足球悲哀,因为我早就对它绝望。两年前凭着有争议的抽签和运气挤进了韩日世界杯,结果丢大人现大眼,惹来死不改悔的球迷们一顿痛骂;我甚至一点都不同情这些球迷,就这样的球队、这样素质的球员(球踢得不咋地架子不小,而且还拿着高薪可哪儿惹事),你还为它加什么油啊?没有整体国民的素质根基,单凭几十个人能成足球大国?说到底还是缺乏足球文化的底蕴啊。中国的足球迷呀,你要有热情,还是为女足加油吧!铿镪玫瑰们拿着比男足那帮臭脚们不知低多少的薪金,可她们的表现是世界女足一流的,拿冠军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不是运气不帮忙的话,1999年就拿到了。
裁判维持着赛场秩序,所具备的素质就是公正。他是场上的配角,但决不能没有。好的裁判永远都是配角,合理执法公正裁决又能让比赛保持流畅,是裁判的艺术。这需要敏锐的判断和果决的威严,不会使主角感到判罚委屈,也不会让犯规者窃笑对惩罚的逃避。这很难,可以说理论上成立,就像没有永远正确和错误的人与事一样,裁判也会犯错误。优秀的裁判是犯错误最少的。( 200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