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重要的日子终生难忘。这些日子是个人生命里的重大事件,有喜有悲,但都刻骨铭心。但还有一些日子,只有某种相似性出现才会被我们记起。日子扫过每一天,我常有这样的一瞬闪念:一月前的今天我在哪儿、干了什么?一年前的今天我又在做什么呢?再远就想不起来了。比如去年的今天,我就在北京,办完妈的丧身后又陪爸呆了一段日子。这样的念头没什么意义,但已成了我的习惯,特别是看着月历上注明今日的那个数字,思绪就会回流到一月、一年前。这么想着想着,猛然间觉出——哦,生命的流速真快,一年前的事也没几天,而自己的岁月已翻过去四十多个春秋啦!
任何时候都可能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只要存在可能性,每时每刻都可能成为人一生的转折点。这一时刻在时间的坐标上毫无意义,跟别的分分秒秒完全一样地流逝着,但你的生命从那一刻起开始变化了。
人总是要走的,都得离开这个世界,但谁又能对亲人弃世无动于衷?永难报答的愧悔是儿女对父母的怀念。妈走了,为什么还总跟在眼前一样?我时常看到妈的形象在眼前活动,妈的身影那样清晰地投射到我心的屏幕上。
受他人作品的感染,更想念父母亲人。那一刻泪流满面,将平时潜流的感情尽情渲泻而出。在为父母做的事上,两个弟弟做的比我多得多,我心里有却力不从心,他们可是身体力行地尽孝。就像焦波讲的,他拍了父母一辈子的照片,赢得个孝子的美名。我只是用文字表达一下,哪能比得上弟弟们的实际付出?他们才是真的尽孝了,让我这当大哥的更加惭愧啊!
古之圣哲宣扬孝道,却没有文字表明他们对父母的真实感情流露,这多少影响了他们的传道,难以令人信服。我更喜欢感性的圣人,而不是一个被外在别有用心树立的偶像。
古老的仪式是让后人记得感恩,当这形式失去了内涵以后就没有感动了。
网络上曾有虐猫的血淋淋画面,引来一片责骂与声讨。这几天,又一个摔猫的冒了出来,当然更是遭到口诛笔伐。我无心讨论虐待动物者本身,却很替那些反响而欣慰。这说明大多数人是善良的,社会的主流是向善的,极端的反人性行为、哪怕是虐杀小猫小狗小动物,也是为正常人性所不容的。人类大有希望。
干洗店院里那条我看着从小长大的黑狗,脖子上的链子从来就没解开过。当主人在家的时候它也许意识不到链子的存在,撒欢献媚、摇尾乞怜。当主人外出长时不回时,它才感觉到被拴牢笼的不自由,久之只好蜷缩在纸壳箱做成的窝里。每走到它跟前,我都要逗它一逗,见我手里从没吃的东西,它就很少出来,只拿眼睛盯着我不动弹。这回我一叫它,只见它很快地蹿出来向我极尽讨好之能事,喉里还发着委屈的狺声。我一看院门、房门紧闭,就知道主人没在家,黑狗被关在院里寂寞难耐,见到熟人走过,以为我能解救它于拘禁之中。我离去时回头见它眼睛还可怜巴巴地望着我。生命不能被禁囿。动物与人的区别在于,它们在禁囿时感到痛苦,过后便把这份儿痛苦丢在脑后,照旧快活起来;人在解除禁囿之后对此的痛感是终生不会忘怀的,将因此更加珍视自由的可贵。
冬与生命似水火不容,其实冬最爱惜生命,在严酷下将生命的种子尽藏。冬还赋予大地霜天一片冰清玉洁,所有的都还原为自己的本色——天透明、地爽快、水晶莹、人清醒。冬虽给生命带来外出的不便,但它知道生命的特质,若是呆久了就会退化。所以,冷冻一下生命,令其警醒,不能总躺在春夏娇惯的怀抱里一味地享受,在秋风吹来后振作一下懒惰的筋骨。冬最明白辩证的道理,有死才有生,有苦方知甜,不然生命何以为继?春天唤醒了你的生命,夏季骄纵了你的性情,秋风的凉意仍不能让你苏醒,冬寒就是给你的最后警钟——不能再沉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