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的《论语心得》火了起来,她签字售书的手都写得发抖,我却不理解这本书何以能有这样的反响。我看了网上连载的开头一些篇章,这些极短的解读的确通俗易懂,但在我看来并无新意,大多是我曾见过之谈。如此看来,当下的读者对国学的兴趣空前高涨,但很薄的底子极需这样浅显的文字来开蒙。这也许就是《论语心得》大受欢迎的原因吧。我这样想有点儿自以为是的意味,但我想不出别的原因来。现在的道德环境和社会风气呼唤孔子思想,现在的人文学者也试图靠儒学来重修“不古”的人心。这样的思潮也不独当今,在上世纪的头三十年,也颇付与国学此等重任。鲁迅等一批左翼猛将便痛击过这一复古倾向,认为那是别有用心的不合时宜,更不是根治社会的药方。今日的国学热,也不能解决社会问题,但能修补一下苍白的人心。现在的人都有心浮气躁的毛病,胸无点墨却敢说古道今,眼高手低地动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让他们知道一下自己的高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说过,还是别老是气焰那么嚣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