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一
文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5,745
  • 关注人气:53,3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赐我生命饭食的妈

(2006-11-08 20:49:46)
分类: 母亲

每当妈的身影浮上心头,就会有妈做饭时的情景。

农村老家的那段日子里,做饭烧的是庄稼地里的苞米杆和甸子里搂回的柴禾,塞进灶坑里划洋火儿点着,引来火蛇缠绕那锅底儿。往灶膛里送风的设备最早先是木头风箱,我们管叫风匣,一推一拉地把空气压向火苗,使其烧得更热烈。不知是不是我人小力弱,我拉风匣总觉得很吃力。拉风匣的记忆很短,后来就换成手摇风葫芦了。左手往灶坑里续柴禾,右手不停地摇着风葫芦的大轮,皮带传动使小轮飞速转动,通过铁皮嘴儿向灶里送风。风葫芦安在锅台角上,并不固定,所以,摇着摇着,不是皮带掉了,就是风嘴儿不对位或栽歪到一边,还得不时地校正角度。这玩艺儿比拉风匣省力,但时间长了胳膊也酸,再说它还老不安分地乱动,我就很来气,一阵猛摇的结果是它更老是趴窝。我也就是小时候当妈做饭时干干这点儿打下手的活儿,妈可是长年到辈地天天摇它、添火、做饭,该多不易啊!

其实,妈干的活儿哪只就这一点儿!可那时小,想不到这个。

该我们帮助父母解忧做事时偏偏浑然无知,反而更给大人添乱,待懂得这一事理却已晚了,父母老了或不在了,我们再也没有弥补的机会了。老天似乎有意让人留下这剜心的自责作为对幼时无知的惩罚——若真是这样,老天爷真是残酷啊!羡慕那些早早懂事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在小时候就知道替父母分忧,虽然吃苦,却有阅历的回报,更有良心上的一丝安慰呀!

后来燃料变成木头和煤,用上了电风葫芦,这回是省了人力。但那会儿的农村停电的日子比有电时多,没电了还得照样摇啊摇,所以,手摇风葫芦一直是停电时的后备力量,没法儿像风匣一样退出舞台。

我家外屋的锅台上卧着十二轫儿的大锅,跟那时所有的农村妇女一样,妈围着这样的锅台为全家做了三十多年的饭。直到液化气罐进了家,才多少减轻了妈的做饭负担。但开头那几年,液化气贵呀,只是烧个水、炒个菜等零星小事时才用,做大锅饭时还得用大灶。所以,现在的人抱怨做饭的麻烦,我真是觉得奇怪。

妈在灶台前的情形和去外面抱柴禾的背影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回想起从前的岁月,这印象就清晰地在眼前晃动。妈生命里的大半时光都是在农村度过的,可以说是受苦遭罪的大半生。等到把儿女养大成人,都有了各自不错的生活,可恶的癌症却找上了她,让她生命中最后的几年也没有享着福。这就成为我们作儿女的永远的痛,因为没法儿代替。所幸的是,妈尽管忍受了病魔的疼痛、应该是非常放心、知足地走的,我想。因为儿女是父母心里最大的牵挂呀!

妈走了快一年了,梦里还经常地梦见,有时在清醒之间,还时有恍惚,觉得妈还跟我们生活在一块儿呢!就犯开了片刻间的糊涂:妈怎么会没呢?

妈活着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妈绝对不会离开我们;现在妈不在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我们只能靠回忆来想象妈的容貌慈颜了,心就跟着往下沉,揪心地痛!我越想妈,越觉得妈包融了天下母亲所具备的所有美德,是当之无愧的伟大的母亲。因而,对妈的怀念、感恩和爱就更接近于向天的朝拜。而且,这份儿感情因搀有我们作儿女的再也无法尽孝的遗憾,会让我们带到和妈见面的那一天的,直到永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唉,老J!
后一篇:到时再说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