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记录了老师苏格拉底临死前的情形。苏格拉底因其学说且死不改悔而被古希腊教会判处了死刑,柏拉图记的就是老师临刑前的表现。让我震惊的是苏格拉底对死亡的冷静态度:一个人竟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即刻便要到来的死亡!
从前,我在小说、戏剧、电影里看到过不少英雄人物面对敌人的枪口、屠刀,大义凛然慷慨赴死并高呼壮烈的口号,但细究起来,这些出于宣传的目的而加以浪漫化渲染的情节并没有说服力,也就是说它并不真实。人谁不怕死?表面上可以装英雄是对死的恐惧加以掩饰,装熊也是死不如像好汉一样高歌“再过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
而苏格拉底临死前的表现绝对是装不出来的。端着毒药的苏格拉底仍旧沉浸在他的哲学思辩中,还在对他的弟子们讲述痛苦与幸福合二为一、集于一身。他不想偷生,甚至不愿将死亡拖到最后的一刻,主动地要求饮鸩而终。苏格拉底为什么能够如此?他并不是把死当作一个人生命的终极,而是看成进入天堂的理性飞升。当弟子们悲痛万分、泪如雨下时,他还劝他们不要这样对待死亡。他平稳地做着最后的事,连喝药后还按照监督死刑执行的狱吏说的来回走动、躺下。在意识停止之前留给世上的最后一句话竟是还欠某人的一只鸡未还,请弟子代为归还。这哪里是把死当成恐怖的事,简直就像要去睡一觉那样自然!不是大智者不能如此,这跟惨烈的就义完全不同。
这才真是视死如归呀。( 200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