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第二学期英语学科德育计划
(2020-05-18 11:02:36)分类: 课题研究 |
2019-2020第二学期英语学科德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各学科教育活动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态度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发展。在各科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但能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德育渗透的途径
1、利用课前三分种Free Talk 的时间,“因势利导”进行德育渗透
每天课前三分钟的自由谈话或值日报告,教师可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例如,有一天,有个学生说了下面一段话:I am on duty today. When I cleaned the classroom, I found some money on the floor. We all know that money is very useful. Now, who can guess what I will do with it? 然后,启发学生回答:We are sure he will not take it by himself. He will give the money to the teacher to find out the loser.这样一问一答,既能达到练习口语的目的,又能对学生进行拾金不昧的思想品德教育。
2、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最基本的途径,教师必须抓住这一重要阵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对学生系统地经常地进行教育。
(1)利用学习词汇、语法的机会进行德育渗透
如在7B Unit7 Grammar,学习情态动词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造句。 教师可以创设朋友间、师生间、与长辈或在聚会中多种情景,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景从can, could ,may这三个情态动词中选择合适的单词造句。如其中有一个情景是这样的:If you want to contact your mother and you want to borrow the phone from your teacher. What can you say? 然后鼓励学生用may或could这两个单词进行造句回答。如学生们会说:May/Could you lend me your phone, teacher? 通过这些句子的操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can, could ,may 的含义和用法,而且使他们懂得了尊师、敬老、爱友等做人的道理。
(2)采用名言警句,进行德育渗透。
在英语中,有很多名言、名句。如在8B Unit5中的几个谚语:“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早起的鸟儿有虫吃)”,“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众人拾柴火焰高)”等等这些名言, 它们具有语言精练,寓意深刻的特点, 同时又具有浓重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不失为英语语言中闪光的瑰宝。
(3)结合课文内容,多方位进行德育渗透。
《牛津英语》教学内容中有很多的德育素材。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通过讲述、介绍、问答、对话和讨论要求同学们对很多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在8B Unit 6 Sunshine for all中提到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个志愿者,为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些我们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时正好可以适时展开讨论,为什么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盛行的时候,那么多白衣天使义无反顾地驰援武汉?从而引导学生回答: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因此,鼓励他们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努力为国做贡献。总之,要把握课内外一切机会,及时进行德育渗透。
3、 结合课外活动渗透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扩大德育的渗透范围。课堂教学中所认识的道理,激发的情绪最终要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扩大德育渗透的范围。如不定期举行的英语朗读、英语书写比赛,唱英语歌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提高了认识,发展了兴趣,使其在活动中继续深化对课堂所学的德育知识的理解,内在激情升华为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
三、德育渗透的内容
1、 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初中英语教材选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语用教育”。在英语文化意识熏陶学习和交际能力培养中,对学生实施中西文明礼仪教育是一大重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称谓、问候、告别、重大节日问候的得体运用 ,能对一般的赞扬、请求作出适当反应等。如早上见面互相说声“Good morning ”,新年互相祝贺“Happy new year”、互送贺卡,得到别人帮助记住说声“Thank you”。
2、 渗透良好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教育
教师要结合不同话题教学内容灵活地联系学生实际,对其进行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锻炼习惯教育。如在九年级学生复习7A Unit4 My day时,让学生们谈谈他们的生活饮食与习惯,组织学生相互讨论看看哪种生活习惯比较好,哪种生活习惯需要改善。鼓励学生改掉不好的生活习性,要养成科学地生活好习惯。
3、 渗透社会美德教育
社会美德内容广泛,英语学科要和其它学科一道全面渗透关心他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等美德教育。如在教授7B Unit 2 Neighbors这个单元时,让七年级学生了解社区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谈谈他们将来自己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为社会提供哪些服务。在教授8B Unit8 A green world这个单元时,告诉八年级学生要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大自然,从自身做起,为创造一个绿色环保的世界而努力。
4、 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英语教育属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合理的跨文化心态,既不可形成妄自尊大、闭关锁国的心态,也不可形成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心态。整套小学英语教材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注重介绍中华文化,以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养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并形成运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文化的初步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特别加强国情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如在九年级学生复习7A Unit 5 Let’s celebrate谈论节日时,在学生了解了西方的万圣节后,更要让他们知道咱们中国的春节是十四亿华夏子孙最浓重的节日,庆祝方式更是多姿多彩,并让学生谈谈自己过春节的情况,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操。
总之,英语教师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远大的理想,使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思想情感,激励学生奋进,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在发展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在鲜活英语课堂与丰富的课外活动中,相信德育渗透的光芒一定会照亮学生前行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