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孩子,坏孩子

(2020-08-25 10:51:28)
标签:

都市

剧评

情感

娱乐

教育

分类: 烟雨奇谈怪论

最近热播的网剧《隐秘的角落》,讲述了少年朱朝阳和严良以及女孩普普意外录下了少年宫代课数学老师张东升杀死岳父岳母的过程,身为目击者的三个小孩并没有选择报案,而是决定以杀人视频向凶手索要30万现金,用来给普普身患绝症的弟弟治病,由此展开了一场大人与小孩之间的角逐,多个家庭卷入,多人因此丧命。

网剧改编于紫金陈的小说《坏小孩》这是一部揭示触目惊心未成年人犯罪的小说,我们看到的是超乎成年人想象的青春期黑暗。尽管小说夸大了初生中“朱朝阳”颠倒黑白的大逆转能力,但正是这种对孩子阴险心计的放大,给读者心灵上带来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才更深刻而巨大。

网剧播出后,很多人痛斥带给孩子罪恶深重影响的不健全原生家庭显然,这种痛斥是应该的。剧中三个孩子身后站着的都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家,他们或者没有完整的父爱,或者母爱是强势而令人窒息的。有因就有果,在这样的家庭,“坏孩子”产生的必然性远远要大于偶然性。

但是,除了痛斥制造了酿恶土壤的原生家庭,是不是还可以做点别的。

在婚姻生活当中,要所有原生家庭都永远保持阳光灿烂、一团和气,父母的以身示范永远那么正能,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那么,当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无可避免时,怎么办?是等朱朝阳似的“恶”发生之后,去谴责原生家庭、谴责父母的“错”?还是去惋惜“好孩子”变“坏”?显然,谴责与惋惜都是马后炮,既不能改变什么,也无法修复缺漏。但是,在此之前,如果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温暖能够适时补位,我想孩子在原生家庭遭遇的创伤是能够被治愈的。即使治愈的进程缓慢,效果也可能是慢热型的,但至少可以防止朱朝阳式的悲剧发生。就像剧中的严良,因为有老警察陈冠声不遗余力地教他如何积极面对人生,教他不重蹈吸毒父亲的覆辙,并始终站在他的身后给他以亲人的温暖和生活希望所以严良并没有一错到底一黑到底他始终心存纠错的念头,并以“将来想要做一个像陈冠声那样正直可敬的警察”表达了回归阳光生活的愿望和决心。这就是社会对不健康原生家庭孩子的治愈结果。

可惜,在剧中我们看不到学校给予朱朝阳这样一种力量。作为总是考第一的学霸朱朝阳,老师除了告诉家长孩子性格太内向之外,没有提出更多的建议。而对于朱朝阳妈妈的回答“学生就是要以学习为主,交朋友是进入社会才做的事”,老师也没有作进一步修正的努力。或许在老师看来,朱朝阳有成绩第一的光环,其他缺点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是吧,长期以来,乖巧听话成绩好的学生,是所有老师喜欢、所有学校力捧的他们的家长也是所有家长所羡慕的。正是在这种喜欢与力捧之下,朱朝阳们越来越只愿意把光鲜的一面表露在老师、同学面前,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学会掩饰真实的自我,压抑内心的需求。也正是在其他家长的羡慕之中,膨胀了朱朝阳妈妈们的家教自信,使她们更加变本加厉地实施自以为成功的强迫式教育方式。至于这些孩子心里在想什么鲜有人深入探寻。

可是,孩子终归是孩子,无论他们在学习上有多么强大,成长过程中他们也有脆弱的时候,内心也有忧虑、恐慌与害怕,也有喜欢的老师和不喜欢的老师也有喜欢做的事情和不喜欢做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学霸朱朝阳们其实是孤独的,甚至是无助的。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走出学校、走上社会,记得老师、对老师好的反而是那些在学校里调皮捣蛋的学生,是那些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逆袭成长起来的后进生。因为后进生们在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注更多,与他们谈心、交流、沟通的时候更多;他们在老师面前无所顾忌地展示了“我”的任意妄为,老师在他们面前也无所顾忌地表现了没有商量的“修正”决心。这样的无所顾忌,剔除了伪装,活得真实率性

有人说,“隐秘的角落”不是无人的山顶,也不是人性的黑洞而是不被在乎的尊严和没能呵护的心灵。是的,这些角落才真正需要我们及早及时关注,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打出组合拳的。只有不让任何一个角落沦为“隐秘的角落”,才能真正杜绝恶意与黑暗,拥抱善良与光明

本文于2020年8月21日刊发于《长沙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