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以“性”趣为职业的男人

(2009-09-18 09:19:59)
标签:

随笔/感悟

娱乐

分类: 烟雨思绪

   烟雨品男人——

                  方刚,以“性”趣为职业

 

因为“性”,我走近了方刚。

“性”是一个关于饮食男女比较生猛的话题,以我庸俗的猜想,这表明他每天必须有一大段或一小段时间聚焦人类的性别活动,并与人类的生殖器官进行比较系统比较规范的对话。作为一个抗诱惑能力不是非常强的女人,我不敢担保,每天与“性”器官这玩意儿和男女之间比较私隐的活动接洽,不管是虚拟的面对还是真实的面对,会有什么样不同寻常的反应,我指的反应还是比庸俗的那种。这说明像我这样的女人,是做不了性学研究的,我怕我会把自己弄成一个类似于花痴一样的人,自然也就更成不了性方面的专家。

但方刚博士看起来倒是很气定神闲的,理性的思维混迹于极感性的“性”世界,竟有着“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优雅,仿佛练过什么童子功,抑或练过其他百毒不侵的什么功。

这个方刚,令我肃然起敬。

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可能是偶然也可能是必然还可能是偶然加必然,但不管是偶然还是必然,我相信每一个关乎职业的选择后面,都有一个或多个美丽或不怎么美丽的故事。所以,我也就有理由相信,方刚博士那顶“性学者”桂冠被戴上他智慧的脑袋一定也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他选择也必定有着他之所以选择的理由。坦白说,我是一个充满好奇的女人,尤其对于一个如此英俊的男人何以会选择天天鼓捣男女之间的事情更是充满了旖旎的想象,就像一个情窦初开的男孩对破处充满不可遏制的探求冲动一样。但是,我知道有些私隐是不可以粗野的窥破的,亦如不可以将一个礼仪小姐漂亮的裙子流氓搬掀起一样,尽管她或者的确穿得有些暴露。

 “性学”被划入人类学、社会学的范畴,对这一行业的探索,在西方流行田野考察、实证研究。所谓田野考察、实证研究,是指需要对具体个案进行具体的感知。当然,具体感知不是说要进行亲历,了解娼妓的生活当然无须要与她们上床。那么,我不知道方刚博士在作这一特别研究的时候,是怎么解决实证这一问题的,比如他那“性爱咨询600问”和“方刚谈性视频20讲”是靠自己想像的结论还是平日里实证的结果?我这么提问觉得自己几近于无聊了,但是,我想表达的其实是,做好这项工作,有着太多的艰辛,在“性”这一闪着敏感光泽里穿行,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还有勇气。如果被誉为“中国性学第一人”的潘绥铭以研究者的身份走入人类的神秘禁区曾经就引发过,作为潘绥铭高足的方刚主攻性学好象无须太多的勇气。

 

在读过方刚博士关于性关于婚姻关于性别研究的一些文字后,我突然发觉,嫁一个每天与人类生殖器官打交道的男人是要谨而慎之的。作为性专家,一方面,你得担心他技巧太高妙,需要仰视,累;另一方面,你得担心他想多了那事已经来不了高潮,惨。作为婚姻专家,其娴熟的驾驭能力,的确会减少很多家庭磨擦,但会不会因此也少了很多因风波而激起的情趣?而作为性别研究专家,你还得提防他一不小心就把你作为研究的一个实体了,你想想,家里搁着这样一双高清晰度的透视镜似的眼睛,多可怕啊。

专家总是喜欢吓唬人也就总是有些吓人的。所以嫁给性学者方刚的女人,我要向她致敬,亦如向所有嫁给妇科男医生的女人致敬一样。

英国的现代性学先驱靄理士说过:“性是任何事物也无法熄灭的长明之火。我们应该像摩西那样,扔掉鞋,赤着双足,去探索这不可思议的火焰。”在结束这篇短文之时,我同样要把我的敬礼送给潜心探索人类这不可思议的火焰、为人类的性福作出了不懈努力和贡献的同志,包括性学者方刚博士。

 

方刚博士简介: 

方刚,两性问题专家,性社会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性、婚姻家庭,以及社会性别研究,在国内外出版著作30余部。

 

我试图找一首特别性感的歌曲,能够配合我写作本篇时的想象与心绪。但是,在我输入性感两个字,百度出来关于性感的歌曲,竟然没有一首能够在一瞬间就打动我,让我为之动容,为之激情荡漾,为之情难自已。不过,仔细想想,或许不是歌曲的问题,而是我自己本身的问题,倘若真的心硬如石,就算有惊涛骇浪,恐怕也是一场虚拟的情节。

烟雨品男人系列,是旧作,当初是应一好友的邀请写的,一连写作了六篇,如今回头重温,有些惊讶于初时的激情与情趣。此时要再品某人,再品某些人,真觉得自己有点心力都难逮的感觉了。感性被理性替代,稚拙被成熟替代,于是轻松愉快也被沉闷阴郁替代。

真的很怀念往日的时光,那些真实的感动,那些浪漫的情怀,那些美丽的憧憬,那些哪怕有些可笑的冲动,那些即使不切实际的幻想,依然历历如昨,触之,还有着生动的质感。

夜性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