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因为同是女人,便怜惜了;又或许,因为同是烟雨,便珍爱了;又或许,一次不经意的回眸,便有了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恍惚和心动。于是,你读我,读我的痴傻笨拙,读我的天真幼稚,读我的顽固坚忍,读我的执着坚定,也读我的胡思乱想,读我的伤我的痛我的泪,读我的困惑我的迷惘我的期待我的守望,读我的无可奈何我的刻骨的思念我不死的爱的情怀。尽管,对于青春的岁月,我已经开始书写回忆,而你的生命正如含苞欲放的花蕾,在春日的枝头上招展,楚楚动人,但这并不影响你对我的驻足凝眸反复留连,更不影响你对我的理性的解析与感性的喝彩。
我反复读你的读我,不解的是,以你涉世未深的生命,何以能够在我混乱的思绪里,在我装饰得不甚华美不甚精致不甚至妥贴的文字里,掂量出我的妥协与不妥协,我的无比绝望与依然为爱痴狂,我的遍体伤痕与“万箭不伤”,我的细微的或显著的变化——由缠绵到独立,由温婉到犀利。我更不解的是,你,一个刚刚品尝人生五味的女孩,何以能用“青花瓷”,一种名叫“雨过天青”的青花瓷来对烟雨这个普通的女人,作那样非凡的评说与归总。
“没有烟雨,便没有雨过天青”,如此简短的一句话,却直击我的灵魂,令我有了某种顿悟,就如同在狭小的空间里,突然开启了一扇小窗,有阳光透进来,于是,豁然的开朗。
是的,“烟雨懂得青花瓷煅烧之苦,青花瓷为着烟雨而生”,或许,我这一生的煅烧,也只为期待这不同寻常的“雨过天青”,即使“一脉空蒙,终无人懂得”,依然要默默的“独自等待”。
我想,烟雨定会爱惜自己余下的温柔,因为她知道,属于她的天青色,就在不远的前方,走过去,便可以紧握。
感谢可爱的烟雨一川小妹妹如此生动如此特别的解读烟雨。
我一直以为,思想是经历的结果,也是经历的结晶,而经历是需要时光承载的。
但你,似乎不需要时光的特别打磨。或许,是阅读与思考促使你的思想和眼界可以跨越时间的屏障,年轻不影响你成熟。
说羡慕似乎太矫情,那么,说欣慰吧。
也将这句话送给你并送给每一位喜爱烟雨的朋友
——“终究会有青花瓷,未来可堪期待”!
附烟雨一川的文章: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
-——《文海披沙记》
遇见烟雨那年,我刚刚知道什么是博客。
而我刚刚知道在开博客的时候,烟雨已经辞了天涯的版主,坐庄新浪成了草根名博。
每天晚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电脑前不断刷新烟雨的BLOG,等待着这个文字犀利入骨又温柔入心的女子来Update博文。
误闯进烟雨博客纯粹是因为她名字也是烟雨,而那时候我还不识得名博。
她的博客首页上,跑马奔字母滚动着一行“你说,你会来的。于是我就一直站在这里,守望着你.................”,背景音乐是那年正流行的《天下无贼》主题曲。刘若英的声音婉转,主人博客的字幕温馨,文字是娓娓缠绵地诉说,却又带了几分凌厉和冷艳。
我记得我是花了两个小时在我初邂逅的这个博客里的,我认真地读她的字,认真地读她叙说的冷暖和感悟,认真地看她的读者,给她或是温暖或是评判的留言。然后,我加了她的QQ群。
那个群里的人说:你是烟雨么。
我说不,我是一川,邂逅了烟雨——其实此前,我一直深切希望别人叫我烟雨,因为我喜欢江南细雨霏霏时候,满天地的生机和满目的苍翠。可是遇见了烟雨,我知道自己做不来她,因为你可以冷眼欣赏烟雨的文字,却不一定有勇气去走一遭烟雨的心路:一个把文字玩转的、站在世情冷暖之外的女子,她一定经过几翻刻骨。而我,经历一次便觉得几乎不复,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安静,来自省。
我在烟雨的粉丝群里,听他们聊烟雨。
那是一群75年后、80年前的人聚集的粉丝群。这些人分别是各行各业的白骨精。他们每天都讨论烟雨的文字,互相赞同其中的观点或者互相反驳。我好奇地以为烟雨的文字吸引的更多的,该是如我一样的学生——正处于迷茫、徘徊时候。可是她的读者群竟然是生活阅历丰富的人们。
我加了群里的木木、渔者等几个朋友。木木话不多,但我们聊得来。他说:“因为烟雨对女性心理太细致的描写,让我们觉得温暖。”渔者则说:“烟雨是在寂寞中升华文字,我们在她的文字里读到了我们被隐藏了的寂寞。”
那时候我认同木木和渔者,也记住了这两句评价。我跟渔者说:“烟雨要么是太浪漫主义,要么太大女子主义。可是我喜欢。我喜欢她为爱痴狂。”
光阴荏苒,两年过去了。
于我,于烟雨一川,两年时间沧海桑田:走过很多路,看过很多云,遇见过形形色色的陌生人。
有半年没有读烟雨了。
那一天返回头看自己从前的博文,读到一篇〈祖宗与三孙子的问题——读烟雨秦楼的文字有感〉。读后感前,是一长段题记:“烟雨秦楼是我建立博客之后,连接的第一个博友。这个女子很不一般,是新浪里的名人,擅长描写恋爱女性的心理往往还一语中的。今天读了她的《做不了你的太太,就要个你的孩子》,却觉得,这不该是一个成熟女性的文字,而是像三毛的。情感太超越现实,而那种伟大只是空落叹息。其实,女人在爱情里,大多数是自己诱惑了自己。漫无边际的浪漫幻想把对方想像的过完美华丽而不知道生活终究是“一席华美的袍,沾满了虱子”。烟雨秦楼的《做不了你的太太,就要个你的孩子》中的“我”尽显小女子性情,以为自己是上帝可以创造世界。我不否认烟雨描写的那种心理的存在,但是我瞧不起这种念头,虽然自己也有过相似的想法——太危险了也太过自私了些。对孩子太不负责任。
也许我有些女权吧,我主张付出真情,但是该停止时就必须停止。我不能保证让自己不受伤也不能保证让爱人不受伤,但是我能尽量让伤害少一点。
其实,有些爱情不过是祖宗与三孙子的问题。”
认真读完自己的题记和全文——笑自己当年年少,也叹息现在,再也写不出这样有棱有角的文字。一个女人的文字,如果没了温度,只有客观,只有冷眼问世,那她该要多坚强多无畏惧。而我年少时候,不懂世事不懂珍惜,固然无畏。那么烟雨呢?烟雨还如两年前吗?勇敢地想向爱人要个孩子??
QQ上呼叫烟雨,像喊其他女孩子一样喊她宝贝:尽管我知道她年长我许多,可是写文字的女人,永远会和文字一样年轻,她们愿意这样年轻着,而我愿意所有女子都年轻美好。她说:“你让我感动。”我说那把今晚的档期给我吧,我写字给你看,我去看你的字。
两年的时间,烟雨也变了许多——博客上放了她的照片,而人,更深更深地被文字保护——是的,是被文字保护。从她的字里你看到的没了以前的的半分缠绵,看似温柔的字眼根根如刺,像是向世界宣告烟雨很独立,万箭不伤。
手放在鼠标上,几次想回复她的博文,却也几次不知道说什么——世事苍茫,我终于知道了她为什么会在QQ上跟我说要学会向生活妥协。徐小平说过:“事业和爱情,每个人人生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失去两个轮子,人生如何滚动?”徐小平和洪晃的爱情事业当然是两全的,所以他有资格这么说。可是命运无常。有时候你努力过你争取过你认真过,生活还是会威胁你。威胁你向它妥协,变成它认可的模样。许多人的年轻,就是在妥协与不妥协中挣扎反抗。也许赢了,赢了就是徐小平;也许妥协了,但是妥协者的转身却未必不优雅,比如烟雨——她用文字继续反击生活,越来越犀利,犀利得应了早年流行的那句话:“网络里最可怕的是浅薄的哲学家和深刻的女人。”
烟雨是个单身的女子,离异多年,坚持过着品位生活,坚持着自己的事业,守着自己的文字,她唯一无法妥协的是婚姻——或者说她不知道该怎样在这个隆重的命题里妥协,这是她超群的智慧唯一不达的地方。
文字行将结束。重提本文的题记:“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天青色,是一款青花瓷的名字,又叫雨过天青。这款瓷器非常难制作,出炉那一瞬间需是烟雨过后天色青蓝才可得。古代哪一窑烧出了天青色,不可以自己用,需要贡献给朝廷。没有烟雨,便没有雨过天青。烟雨懂得青花瓷煅烧之苦,青花瓷为着烟雨而生。
千年烟雨难遇千年的青花瓷,因此只有独自等待,一脉空蒙无人懂得。
可是终究会有青花瓷,未来可堪期待,烟雨,爱惜你余下的温柔,会有懂你的天青色,一直在等你,一直在等!
相关链接:
烟雨一川的博客:
烟雨一川之布衣人家
烟雨一川感悟烟雨之《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
懂得是多么珍贵的一种情感素养,又是多么珍稀的一种情感状况。寻找,等候,珍藏,终我们一生!
我想更懂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