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红尘的诱惑,你逃往哪里

(2006-02-21 08:40:36)
分类: 烟雨思绪

    每一次不开心,只要有时间,我就会跑出去游山玩水。次数多起来,就越来越了解古人寄情山水的原因。当你面对高山深壑,听着风与水的和鸣时,你会感觉到自然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一切欲念都微不足道,心头的郁闷会慢慢消散。
  我去得最多的是离我们这座城市不远的一座大山。只要坐上两小时的汽车,就可以到达那儿。山的海拔不是很高,还不到两千米。但山上终日云遮雾绕,最出名的是竹子,一丛一丛,直拔伟岸。山风吹来,有沙沙的声响穿透茂林修竹,仿佛无数的人在弹奏,曲调错落有致,韵律节奏分明,如果用心去听,还可以听到细碎的叮叮当当声,那便是溪水流动的声音了。
  
  我一直喜欢这儿,喜欢它的幽静,喜欢它的雅致,喜欢它不事修饰的天然之态。没有矫情,绝无虚构,那么实在,那么纯朴。这里不是名山,也无太出名的古迹,所以游人不多。来这儿的大多是闲散的中老年人,他们不喜欢看热闹,喜欢感受那份宁静,感受那种人和自然最亲近的接触。像我这样年轻又常来的还真不多,所以一来二去,很多饭店旅店的老板成了我的朋友。我喜欢他们的淳朴与善良,也喜欢听他们讲关于大山的故事。
  
  临近山顶,有许多房子散落在树林中,那是供游客住宿的。房子全是竹制的,竹墙、竹椅、竹桌、竹床。除了竹子,你几乎看不到任何其他建筑材料。竹子经风经雨,已被磨蚀成暗红色,幽幽透着光泽,显示着某种深沉的思想,恍如沉淀的一部厚重的历史,一种远离尘寰远离喧嚣的静寞感便缓缓朝你袭来。房子有单间,双人单、三人间、还有多人间。住宿费用不贵,单人间都不到一百块一晚。我每次都是独自一人,住的多是单间。
  
  一个人蜷在床上,静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那声音时而细致,时而粗犷,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缠绵绯恻,由此你会明白山其实也是有情绪的。但它千百万年的心事只向树木花草向林中鸟雀宣泄,而更多的时候它封存着自己的某些记忆,表现出深沉的豁达与容忍,容忍着生生世世的寂寞,容忍着风和雨对它的质问,容忍着叶和花飞鸟野兽与它的离别,容忍着人类对它丝毫不怜惜的践踏……其容度很少有物事可以与之抗衡!
  
  有时我也透过染着绿色竹叶的窗子,看山林中叶飞花舞,竹林在一年一年扩大,竹子一年一年拔节,叶片落了又有新的更替,鲜花凋零又有花蕾再绽,一切在时间的利刃下作着自然或许无奈的改变,那么什么才会是永恒不变呢?也许真的不可能有恒久不变的东西吧?那么一切要反自然而行的会不会都是愚不可及的呢?这样想着,心慢慢的沉静在一种飘渺的虚空之中,渐趋澄明透彻,俗世欲念便渐渐离我远去,远去……
  
  从我们住宿处上行十来分钟,有一处尼姑庵,不大,入门一间卖香烛,也兼卖饮料零食。再往里,正面是大殿,殿内悬一长联,上联书:净土毓灵台要行时立时坐时卧时时刻不离净土。下联书:莲花开妙相观书十念百念千念念念身示现莲花。对联说的是修身养性之道,细细咀嚼颇耐人寻味。大殿左右是厢房,却总是紧闭,仿佛已经坐化。
  庵堂有四个人。师太七十岁了,脸上皱纹堆叠,但一脸安祥,且耳聪目明,谈吐不俗,让人肃然起敬。据说她已在这儿待了十多年,但没有人知道她的来历,这不仅给她,也给庵堂涂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另外三个,一个是师太刚来那年在山中捡到的一弃婴,一直带在身边,师太教她读书识字,女孩子长得眉目清秀,喜欢抿着嘴笑,一脸的阳光,给宁静的山林凭添了一份活力。一个是一女大学生,失恋后便躲在这儿疗伤,有六年了,一直没有要回去的迹象,据说正在潜心研究佛学,其心得已近百万字,我想其特殊的经历说不定将成就一特殊的人才。还有一位是已近六旬的老奶奶,她终生未嫁,退休后自愿来此,一边静休,一边帮着打理庵堂。这四个女人在这个地方组成了一个没有名利之争,也无权势喧哗的世界,只是不知道她们的内心是否也如山林一样静谧,如山中空气一样澄澈。
  我每次来,都会去庵堂看看她们几个,也喜欢听师太讲佛理,什么“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什么“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复真如,离妄念,本性净”;什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等等,都是师太教我的。有一次我对师太说:您是不是觉得我与佛有缘?哪天您也收我为徒?她用那充满睿智的眼睛看着我,仿佛可以洞察我的一切思维。她微微一笑:“孩子,你的尘缘未了,你还有太多的牵挂,你还有很多的情债啊,这里只能作为你暂时的静修之地,不是你永久的栖身之所。”
  
  每次她看到我来,总会很平静地说:来了,好。然后我走时,她又会说:去了,好。那一“来”一“去”两个字深蕴的含义,我岂会不懂?就在来来去去之中,我演绎着自己的生活,走着一条复杂的心路历程;就在来来去去之中,我的心胸一日开阔一日,我的思想一日纯净一日;就在来来去去之中,我长大,成熟。我在俗世之中,终于没有被染缸染得变色变味,我回归了自己生命的本源。
  生命的本源是爱!爱这个世界,只是爱着!
  
  坐上回家的汽车,很快便走入繁华闹市,但我灵魂的扉页上,很多东西已经淡去,唯有爱依然清晰可见。此时心中便会涌起这样的句子:秀枝云天世变沧桑常入眼,宏开净土心专信愿切持名。
  而回望大山,她依然无语,但她明澈的眼睛带着某种理解扫描着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