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教室文化育人的功能
(2016-09-14 22:00:08)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他山之石 |
如何发挥教室文化育人的功能
现在,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已经引起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那么,该如何发挥作为学校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室文化的育人功能呢?
一、充分发挥黑板报的育人功能
黑板报是教室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学生们展示才华、拓展视野、增长知识的重要窗口,也是一个班级集体精神的全面展示。
主题序列化。清代学者王夫之曾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同样,一期没有主题的黑板报,就像一支没有统帅的队伍,很难产生教育的力量。要产生实效,黑板报必须按学年做出规划安排,一周或者半个月更换一次,每次都有新主题、新内容、新形式。主题的选择可以是学生应该做到或可以追求的,前者如纪律、爱国、文明、孝心、公益、考试、科技、传统节日等,后者如友情、自由、时尚、自主等,还可以是颇有争议的手机、网吧,甚至更为敏感的早恋等话题。要让学生在欣赏黑板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到知识,提高认识,规范行为,培养文明。
内容丰富化。黑板报是面向全班同学的,如果内容单一,受众自然就少,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因此,好的黑板报应该在符合每期主题的基础上,尽量充实内涵。比如爱国主题的黑板报,就可以选古往今来的爱国志士、爱国事例、爱国名言、爱国诗篇等,也应有新时期的爱国要求,班级学生的爱国感言等。
形式精美化。好的黑板报要像一个艺术品,不仅内容丰富,构思也要精巧——根据主题和内容的需要进行精美的设计和构图,再用漂亮的书法和插图进行呈现和点缀。图文并茂,让人赏心悦目,自然也容易内化于心。如中秋主题可用“众星捧月”式,读书主题可用“打开的书本”式,体育主题可用“奥运五环”式等等。其实,只要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的聪明才智会让你赞叹不已。
二、充分发挥条幅标语的育人功能
有位名人说过:励志教育就像洗澡,过一段时间就得进行一次。时代在变换,作为励志教育重要手段的条幅标语如果一成不变地重复着“昨日的故事”,与现在学生的生活格格不入,又怎能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呢?为此,许多学校都在进行积极的尝试,如征集学生自己撰写的励志口号作为校园标语,就是目前用得较多的一个方式。还有许多学校学习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在教室四周悬挂多面黑板,让其成为教室条幅标语的新阵地,然后让学生像轮流值日一样分组完成条幅标语的搜集、筛选、甄别或者重新组织,再用漂亮的字体撰写出来。这一做法既收到了条幅标语的励志效果,又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长期坚持,不仅丰厚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了学生的组织、鉴赏能力,无形之中还培养了一批小书法家、小设计师,可谓一举多得。
三、充分发挥物品摆放、花草点缀、仪容仪表的育人功能
1.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桌椅板凳横成行、竖成列、斜成线;清洁工具各归其位,便于取用;学生用品摆放整齐,常用上桌,不常用入屉;窗帘悬挂整洁,收放有致……物品摆放事小,但严格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彰显团结紧张、有条不紊的精神风貌。
2.花草点缀自然和谐。教室空间狭窄,人多拥挤,如果没有适当的点缀,就会让人产生严肃有余而灵动不足的感觉。花草能很好地软化空间环境,融洽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教室平添一点清新、生气和灵动。同时,花草交给学生照料,既能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何乐而不为?
3.仪容仪表朴素大方。儒雅、阳刚的男生和端庄、秀美的女生人见人爱,师生穿着得体,仪容仪表干净整洁、朴素大方,更容易培养人们积极进取、谦逊礼让、文明高雅的精神风貌。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耳濡目染,文明、规范、礼让的风气就会自然形成。
教室虽小,育人的舞台却大。一桌一椅,体现纪律作风;一花一草,吐露灵动高雅;一言一行,彰显文明素养;一字一画,蕴含匠心无数……明白了这些,谁还会无视教室文化的一点一滴?
刘高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