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的时光

(2025-07-30 10:07:59)
标签:

健康

历史

文化

行走的时光

行走的时光

行走的时光

行走的时光

行走的时光

行走的时光

行走的时光


去过锡林郭勒草原,并在那里小住几天,睡在牧民的帐篷里,呼吸有点膻熏的味道,切夜难眠,蒙古包顶用于通气的窗口,能望见清澈湛蓝的高原夜空,那种清澈明亮的草原之夜让人难忘。我去的是大学同学包玉山的家乡,一个纯粹的牧区。包的嫂子异常的辛苦,在忙完一家人吃喝拉杂活计后,还在我们酣睡时候准备第二天的饮食,做奶渣和奶豆腐,煮羊肉,和面烙饼,并且还时不时地出帐篷去到羊圈、牛圈的情况,唯恐遇见草原流窜狼的侵袭。这是我第一次切身真实地感受到牧民妇女不是一般的操心和辛苦。
去了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看过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充盈着丰厚的生态意蕴: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对生灵的关爱与体贴,对人的自然天性的礼赞与颂扬,对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困境的忧虑与不安,对宇宙生态平衡秩序和谐的祈盼与畅想。我站在额尔古纳河右岸,是否是左岸我一直弄不清楚,只能站在我们国家的土地这边,遐想这条河的对岸以及一片茂密无垠的森林都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却在200多年前被别国掠夺强占,只能屈辱地分成“左岸和右岸”。去一个景点旅游,除了看山看水外,还有更多的内心波动和思绪纷繁的瞻望。
在西山漾湿地公园,我悠然投喂黑天鹅,看它们优雅地游弋,仿佛是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在南浔古镇,北方人对南方“小桥流水人家”的想象,竟一一成真那青石板路,那潺潺流水,都让人心生欢喜;在太湖边极目远眺,烟波浩渺的湖面与天际线融为一体,在这座有2300年历史的小城,我们度过了一个完美的小长假。
想当年还是学生时候,旅游就是赶场子,一个景点接一个景点,生怕漏了什么,却往往忽略了旅途中的风景与心情。以前总想多走几个地方,现在发现,真正的奢侈是能在喜欢的地方多住几天。
旅游这事儿,本身该是随心所欲,悠然自得,何必非得往人堆里挤,非得把那些名胜古迹都看个遍?有时候,一个小众的地方,一段慢悠悠的时光,反而让人收获更多。“拼好假旅游”,正是年轻人在加速夺回时间掌控权的一种策略。年轻人不再追求那种“我来过,我见过”的虚荣,而是在旅途中,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和满足。
现在我出门旅游总是选择清净时间,希望景点的人会少些,千万别出现黄山上山人顶着人,下山人挤人,敦煌鸣沙山的游人遮蔽了沙丘,满眼全是人了,甚是惊悚啊。出门乘车难,住宿难,景区进门难,游览更加难,这样的旅游不是享受而是受罪,我宁愿躲在家里看书也不愿体验人间万般辛苦与无奈。
也许当代年轻人转变旅行方式,本质上是为了在高速流动的社会中寻找锚地。当“打卡”让位于“栖居”,当“去过”升华为“住过”,旅行不再是生活的插曲,而成为“好好生活”的一种方式。真正的旅行,不在于脚步匆匆掠过多少壮丽风景,而在于不经意间心灵与那些平凡烟火,绝美景致碰撞出深刻共鸣,如同老友重逢,无需多言,心意自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