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丽娟

2025-02-23 14:11:32
标签: 历史 文化 情感

七局大院中的几栋楼房属于相对建筑质量和住房档次较高的房屋,其外部风格极像一汽的家属院的高工专家的住宿楼,带阳台和储藏间,这几栋是大院的7、8、9、10栋,居住都是局长或处长等老干部,但到后来,很多职工也住进这些楼房,成为我们眼中羡慕的幸福的“大院人”。 

 7栋朝西南的单元一楼住着我父亲的好朋友老商,他个头高,喜欢打牌,与我父亲是牌友。他家几个孩子,老大很早就参加工作了,而女孩子当中的老二商丽娟,因为身高和弹跳好,在我们学校每年在七里河体育场举行运动会上,被四处寻觅体育人才的省田径队教练慧眼识珠,一下子就挖到省田径队,专项从事跳高训练。那时她才上初二,高中还没上就成为我们眼红的专业跳高运动员。 

那时的甘肃省体育运动水平很低,在全国各项比赛中很难获得好的名次,就是在西北五省也经常落后于陕西和新疆,那时有一位杨建勋的中跑教练算有水平的,坐镇省田径队总教练的位置,每次兰州什么学校比赛,他总会端坐七里河体育场的一角落,仔细揣摩他所中意的学生,像机车厂中学的田放,铁五中的孙洪亮,万里中学的詹志贡,铁一中的魏晓光(1973年全国中学生田径比赛男子跳高冠军1.85米),我们学校的张成斌,以及商丽娟。

  刚去省田径队的商丽娟,还是羞涩拘谨的小女孩,身材很高却缺乏运动的天赋,我觉得商丽娟最可惜的是缺乏文化的积淀,若能坚持上完高中最好,至于跳高训练完全可以采取业余体校的训练模式,像北京的什刹海体校,专门培养高水平的田径高手的温床,而那些体校学生都选择附近的好的中学继续完成学业。按理说商去省田径队练习跳高,遇见了千载难逢好机会。

  文革期间,原老国家男排队员李耀先和妻子一同下放到甘肃省体工大队,李耀先是甘肃男排的教练,将没有排球基础的甘肃男排搞得风生水起,在西北男排的比赛中名次靠前;李教练的爱人,曾是国家田径队女子跳高选手,与破世界女子跳高纪录的郑凤荣是队友。 她当时就在甘肃田径队担任女子跳高的教练。 至今我都想不起来那位指导商丽娟跳高女教练的姓名,我对她一点不陌生,感觉她就像一位慈祥善良的大妈一样,对甘肃田径队跳高女选手就像母亲呵护自己女儿那样无微不至,一口唐山口音特别有磁性。 

中学时候,我们学校紧挨着甘肃省七里河体育场,下午放学我总喜欢去体育场看运动员训练,那时我看到李的爱人,个子高大,脸上总挂着谦和的笑容,但在训练中对运动员要求则严格,一丝不苟,甚至为给几位女运动员身体力行亲自做示范,那时她应该有四十岁了,还一遍遍率先在跳高的横杆前面做着背越式跳高动作的示范。  

那时这种跳法才刚刚横空出世,而在边远闭塞的兰州,几位崭露头角的女子跳高选手,都轻松自如地应用这种全新的跳高方法,在1972年南京五台山举行的全国田径运动会上取得较好的成绩,像我的中学校友商莉娟,还有一位叫吴燕的女孩子,都获得了当时国内女子跳高比赛的名次。 1973年在长沙举行的全国田径比赛中商丽娟以1,76米的成绩获得了她跳高生涯最好的成绩。 

后来商的运动成绩就徘徊不前,或许这是运动员成长当中正常的沟坎,我所知道的商不是身材问题,她当时身高至少1.74左右,与当时用剪式打破当时世界女子跳高纪录的郑风荣相差不多,而她所采用的跳高技术是世界最新“背越式”也是最能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新纪录的保证,可是商以后不知什么原因离开田径场的跳高架,或是运动员避免不了的运动伤病,或是成绩停滞不前,久而久之运动员产生的抗拒心理,会对跳高很排斥。 

 那时国内女子跳高楚乔是北京的吴浮山,成绩也仅仅是1.78到180,如果我们的学姐商能挺住,也会成为国内跳高架前的佼佼者。但是,生活不能假设,虽然我的眼睛一直盯着七里河体育场跳高架前的学姐商丽娟,却再也寻不见学姐高挑的身影,有人告诉我她谈恋爱了,按照省体工队管理条例,如果坚持不改违反纪律,就采用离队处理。 

但是我对这一条不会相信,无论如何商姐都会寻找恰如其分的理由选择退役,这样也能为她们的去处,像选择兰州市里一家好的工厂工作,至少生活有了保障。

 后来我再也没有得到商丽娟的任何消息,我也没有询问父亲了解老商家闺女的去向,就像对当时局院最漂亮的“五朵金花”(像局院人都知道的王家五美女,王辉、王梅、王晨等,我们年级的王萍,王石等)聚集的楼七栋,很多人都趋之若鹜般地瞭望,而我只能瞻望我心中的体育健将商丽娟。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我想去拉萨 后一篇:寻找王文学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