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能低调些?

2025-01-09 09:54:45
标签: 情感 文化 健康

 我认识的一个人,人很热情,也很仗义,说话也有水平,平时一直挺好。但她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自己不以为然,这就是自命不凡的高傲,对别人比她好的生活或感受,她都会特别敏感,会说出这些地方她都去过,而且是高贵的旅游,还有细节她总忍不住说出“标新立异”“惊世骇俗”话语表现出“傲慢与偏见”,说话也不客观,总是捡离题万里的话语回应你,不知是什么习惯。

像前些日子用心写了我们同学结缘60年的文章,作为我们自幼就认识的老同学,在第一时间就给了她发了过去,也想让她第一时间分享我们的光荣与梦想,可谁知她竟然匪夷所思整蛊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事情回复了,说她看见了一位同学母亲的去世,这等于告诉了她好友母亲的去世,让她有机会向同学致以哀悼。还说老人家去世没有拖累同学的家人。这番奇葩的回帖令我瞠目结舌。这些回帖也不知是智商问题还有意搅局。

 前几天写了七局大院的怀念文章,她的回答也是蹊跷让人不知东南西北,她说我们应以自己身体健康为第一位,其他外在的东西与我们无关,只做消闲为目的。我顿时晕了,这哪是哪啊? 还有她生活在曾经的大院里,与她相同的邻居和同学的关系也是处理的莫名其妙,按理说她们之间的关系要好于一般同学,毕竟她们的母亲都是小学的老师,又是相邻而居的老邻居,俩人很小就在一个班级,后因为这位同学跳级,毕业高考进了医学院,毕业分在部队的医院工作,再后面去了国外并定居在那里。

有次那位同学问我知道她的老同学的通讯方式吗?想与老同学建立微信,我原以为这样一件简单事情,应该没什么问题,我从中进行协调,促成俩人的关系,应该是一件好事啊。 可谁曾知,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我按照那位远在海外同学的愿望去说服她,想着她们能恢复联系,保持发小间的情义。可是,这一番尝试只是只开花不结果的无用之功,我的这位同学不为所动,没有任何反应,最后也是不了了之。看来这样的积怨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是源于深刻的历史缘由。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人心向来如此,轻易得到的,不会懂得呵护;得之不易的,才会珍惜。我们往往对那些随手可得的东西不屑一顾,而对于那些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的东西,我们才会倍加珍视。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警示。 作为一个网友,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欣赏那些平凡而又美好的事物。让我们学会珍惜眼前人,珍惜每一次相遇,每一份给予。

因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每一份美好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呵护。最后,我想说,让我们一起成为那个懂得珍惜的人,不让遗憾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常客。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人生旅途中,愿我们都能找到那份值得我们倾尽全力去守护的美好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