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马感受(一)

(2024-09-06 10:07:47)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长马感受(一)

长马感受(一)

长马感受(一)

长马感受(一)

长马感受(一)

长马感受(一)

长马感受(一)

长马感受(一)

长马感受(一)

长马感受(一)


昨天下午一点多回到合肥,在外漂泊了一周的我终于回家了。8月30号乘车去了长春,到了长春感觉时间有点紧张,一下车就匆忙赶往长春体育中心,好像路不长却非常难走,马路狭窄,堵车严重,一个领物品的路紧赶慢赶走了一个多小时。但是领取比赛物品的会场非常局促窄小,似乎长马的领物的地方有点陈旧简陋,而比赛的物品包也是空空如也,一件比赛T恤,号码布,一扯就破的雨披,真的没有什么东西,有点难负其名,根本不像大城市的赛事。
领完比赛物品,我就转了红旗街的长影制片厂,因为时间很紧,我没时间进到厂里去参观长影厂的博物馆,也没有心情去里面认真转一转。实际长影厂留给我们对黑白电影的记忆,似乎老电影拍摄,长影厂做的最多也拍得最好。如果能怀念的话,去央视的电影频道去观摩重映的老电影足矣了。
离开家时,家人吩咐我去长影厂的住宅区看看,因为她们就在那里出生并生活了二十年,但是我没有认真聆听她们的嘱托,只稀里糊涂的记住了是长影厂,没有去寻找家属区。旧址当然也已不复存在了,就是我去找的话,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甚至连一些废墟和旧房都难以寻觅。
走上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的红旗街,已经完全不是那时的景致了,似乎很多大的商业品牌店都矗立在这条有名的老街上,甚多的新潮时尚的品牌服装店都在这里连锁,这里不再是老人的地方了,多数是年轻人打卡和游玩的地域。就像沈阳的中街那样人满为患。
我在红旗街一处饺子店吃了赛前的晚餐,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几次比赛前没注意饮食,导致腹泻,影响第二天的比赛,于是就选择了半斤白菜鸡蛋馅的。吃的很舒服。使用高德地图导航,找到了自己所住的旅店,还算满意,一个单人间,有窗户,安静干净就很满意了。
夜晚睡不实,似乎这是我条件反射的毛病,每临大赛都是习惯性紧张,难以入睡,于是就眯着眼睛到天亮。凌晨天上下雨了,我有点担心如何在纷纷细雨中跑比赛,早上出门时穿着薄如草纸的雨披,趿拉着拖鞋,去到比赛赛场。真正的距离并不远,只有五公里多一些,就是不方便,要乘地铁,后再换乘,出门后七绕八绕走了很远,幸亏跟着一群参赛的跑友们行走,也不算寂寞。我赶到赛场,迅速存包,换上跑鞋,天上的细雨已经停了,这是老天爷对我们最大的眷顾。
在赛道上感觉参赛的人超多,但选择全马的跑友只有七千人,多数还是半马和欢乐跑的选手,多数还是第一次参加长春马拉松比赛的新手,像我这样跑了二十多年的老马,也却是头一次参加长马的比赛。我感觉东北的马拉松比赛除了哈尔滨马拉松比赛有点特点和风格外,其他城市举办的马拉松比赛,都大同小异,很难让我们燃起继续比赛的热情。像沈阳,大连,长春都是一样的。
长马的赛前鼓动宣传的主持人,口才真好,堪称参加许多马拉松比赛不多见的宣传高手,他声音洪亮,字正腔圆,铿锵有力,将长春美好赞美了一番,他说长春是是中国最早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城市;是中国第一个住宅小区使用厕所自动冲水装置的城市;是国内最早进行地下煤气,燃气,通讯电缆等埋入地下的城市,是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的城市;是中国汽车和小轿车的制造地;也是中国城市绿化面积最大的城市。对我而言,我都会记在心里,还有长春是我年轻时候来的最多的城市,所以参加长马也是实属必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马拉松的虚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