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经沧海----母校七局一中乒乓球的记忆

(2022-07-27 09:38:45)
标签:

健康

历史

文化

情感

曾经沧海----母校七局一中乒乓球的记忆

曾经沧海----母校七局一中乒乓球的记忆

曾经沧海----母校七局一中乒乓球的记忆

曾经沧海----母校七局一中乒乓球的记忆

说起乒乓球运动,那是我们的国球,运动水平世界一流,虽说这次世界WTT冠军赛,林高远最后冠亚军比赛中,输给日本的张本智和,可惜可叹,但是这仅仅是一个个例,乒乓球在百姓当中占有很重的分量。
还是回到50年前,也就是上世纪70年代初,在中学里我们对乒乓球运动非常崇拜,因为能给我们的记忆就是容国团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和庄则栋的三届世界冠军,还有文革后最先启动的就是乒乓球,那是1971年三月份第三十一届世乒赛在日本举行,我国派出的第一支队伍就是乒乓球队。
我们就是通过中央新闻纪录片看到了详细的比赛报道,也激发了对乒乓球的热潮,那时学校仅有的几张水泥乒乓球台都被占得满满,甚至有的同学中午放学都占着球台,等其他人吃饭回来才回家。还有我们经常为乒乓球台的争抢动手打架,我曾经和高我一的七年级一班的学生为球台打得不亦乐乎,面对高我一岁的学长也不惧怕,一对三的拼命角斗,就是一张粗糙的乒乓球台。
能在学校木质乒乓球台打球的同学,就是学校乒乓球队的队员,他们就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宠儿,望着他们心安理得的精气神十足地走进学校三楼大会议室乒乓球室里,我们眼里全是眼泪,那是对他们顶礼膜拜而流露出的,就像我们现在看明星一样激动啊。那时我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七三届大班的有张幸石,杨展明他们打得不错,也看了他们的比赛,杨展明是稳健,守中反攻,而张幸石是典型的发球抢攻型的,他们比赛时间我都在跟前,那场面仿佛就在咫尺,随时就能触摸到,还有那次比赛,张幸石的父亲就在比赛的现场为他加油,这样的父亲那时很少啊。
七三届小班的乒乓球校队的队员是甘正明,他代表学校参加了市里的比赛,好像他还会拉弧旋球,这在当时还是不多见的。还有印象的就是他们年级的女生乒乓球不错,一是武雅娟,另一位是李淑慧,尤其武亚娟和我们同学李跃,参加1973年初七里河中学生乒乓球比赛里,分别获得男女冠军,也给我们七局一中长了不少精神。我们同学还有乒乓球打得好的就是四班的杨杰,外号杨茄子。他和李跃都是校队的,这一晃都四十多年了,不知他们现在还打不打乒乓球了?2012年我出差路过银川见到了杨杰,问他时,他说还没有忘记中学的爱好,还在打球,而且还经常去辅导培训小孩子打球,这是我所知道能以幼年的爱好兴趣发扬光大并能有的放矢的发挥出来,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衷心祝福杨杰继续坚持下去。
从同学打乒乓球所想,我们那时还是缺少一个好的老师,张幸石他们没有赶上,杨杰和李跃还好赶上一个末尾,就是在我们临近毕业前一年多,就是高一时,从兰州某座工厂里调来了一位乒乓球高手当老师, 他叫何继贵,是正反手都能打出快攻的选手,有点像庄则栋的两面攻类型,给我们不少的美感享受,记得最过瘾的比赛,是在我们就要毕业的前夕1974年12月20号的晚上,地点就是局俱乐部的台上,是何继贵老师对阵兰州市乒乓球的冠军,一位来自西固的工人或是兰炼的?比赛紧张激烈依然历历在目,好像就在眼前,那种场面不是对乒乓球如此爱好的人一定不会记住的,我曾经就这个比赛的时间地点,比赛的内容询问过很多同学,几乎都是茫然摇头,只有李跃非常清晰的回忆那场面那比赛的高潮跌撼起伏波澜,难忘啊,那是一场多么难忘的比赛啊,估计这辈子不会再看到和感受到了,那过去的,是难以忘记的。
就在我们毕业离开中学的时候,我知道乒乓球时代已经从我们的眼前消逝了,虽然我也知道七局一中培养出来的学弟付磊,走进了甘肃省乒乓球队,成为一名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应该与何继贵老师的培养分不开的。但是,乒乓球只能作为一种记忆铭记在我们曾经的学生时代,再见了,乒乓球!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这篇拙文写出是2015年6月间,而我们的杨杰同学在2017年11月的一个夜里睡眠中安然去世,恰好他在2017年10月12号回兰州,参加了同学毕业42周年的聚会,也算开心和圆满了。祝杨杰同学天国安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