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长,我们想你

标签:
健康历史情感文化 |
李生明是我们的老班长,山西万荣人,曾经在青海当兵,是光荣的铁道兵战士,历经艰苦的锻炼。在学校期间,我们之间来往较多,经常聊天,因为他喜欢读书,常阅读较深的名人哲学大师的著作如黑格尔的《小逻辑》汤因比的《历史哲学》那时能在学业任务繁重情形下,还能潜心钻研这些深奥的书籍,那时就非常让我敬佩。
李生明和我们坐在宿舍里聊天时,身上潜意识携带着军旅生涯的痕迹,就是当兵的习惯,不拘小节,自然纯朴。比如他喜欢用一个搪瓷茶杯喝滚烫的开水,并且有一甄别开水是否烧开的检验方式,就是每次从开水瓶里倒进茶杯的水后,他总喜欢将茶杯的水朝地板上倒出一些水看看,来检验开水是否烧开。这其中的奥秘至今我都没有弄清楚。
还有一年的寒假,他和我,还有同宿舍的梁硕普我们三位年龄大的同学都坚守在寂静无人的学校,就是为了抓紧时间,多看一些书籍,就这样三位老知青,生明是回乡知青,后当兵;梁是北大荒的兵团子弟;我是插队知青,三人意气相投,经历接近,所读的书和感受都十分接近,那时却是我们情投意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慷慨激昂的好时候,我们除此之外还聊了各自所憧憬的理想爱人,当然在那样清水衙门的学生生活时,即使再诗情画意的美妙梦想,都是属于“瞎子点灯白费蜡”的臆想,充其量,就是自娱自乐的笑笑而己。
毕业后他分到西安煤田勘探局工作,1985年我还与他在西安邂逅,后来他调到陕西省建行,后一路高升,显示他的能力和水平。这期间我们经常来往,这期间最让人扼腕叹息的就是2007年我去西安参加城墙马拉松比赛,在李生明处恰好遇见黄誉带媳妇去西安旅游,生明班长尽情款待同班同学,就邀请了十班的贾培森同学作陪,我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相逢,并相约能在不远的时间里,大家能在福州或南京相会。
可谁曾想到,这次聚会不久,就听到贾培森同学突发脑溢血,猝然而逝,这让我痛心不已,去西安几次,都在李生明处遇见贾培森同学,足见培生的厚道和生明的仗义,知道他们是山西老乡,关系一直很好。可是我再也见不到培森了,他去世时还不到五十岁呢,唉----。
前天,我写了一篇有点调侃的文章《越活越年轻是假的》,没想到潜水多年的班长终于浮出了水面,他认真地给我回帖:“越活越年轻是假的,面皱体衰,天道难违;越活越年轻是真的,童心未眠,精神常青。越活越年轻不是吹的,路上碰磁美女,逗嗔怒为媚笑,魅力不减越活越年轻,是自信和毅力,裸肌壮硕,健步如飞,奔向诗和远方。”我要说的是谢谢老班长了,谢谢李生明了,我们都已不年轻了,但是我们一颗心还年轻,希望我们经常保持联系,还是那句话:“相遇不容易,相识是福气,任何一种感情和关系,都需要联系,离不开联系。再忙,也要抽时间问候,再累,也要找机会见见。保持联系,感情才会延续,经常联系,关系才能紧密!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 ”。
老班长,我们想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