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京东服装城\优购服装频道的看法

(2012-06-06 11:16:43)
标签:

京东

优购

百丽

服装零售

电商

营销

马岗

商品

订单

运动

财经

BY:《服装时报》《 新金融观察报》马岗
1、您认为京东商城也会变成服装为主的零售网站吗?
答:从发展的轨迹看,京东不断延伸品类,向一个综合品类的商城方向发展,不局限于电器,也不局限于服装零售,现在看,他提供的是一个平台,我们可以理解为B2B2C(京东提供平台,商家提供商品,销售给消费者)。
2、京东商城首页的频道更换意味着什么?您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答:人们日常消费中,服装消费占比在20~30%之间,成年女性消费者更高,此外,服装网购占整个网购市场的33%,京东布局服装是有深远的战略意图的。此外,服装零售毛利较图书和电器的毛利要丰厚一些,所以今年各电商平台商都大力进军服装零售,京东自然也想分一杯羹。
3、您认为京东“服装城”的前景如何?
答:线上服装零售业潜力大,但与大家电、消费电子等类别有明显不同的营运特征,当前,服装销售其采用B2B2C,后期如果直接面对消费者需要做不少适应服装行业的调整。
4、京东商城从当初的垂直3C不断跨界到综合商城,您认为它在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模式?
答;这个似乎是B2C平台的一个趋势,前期有了稳定的流量和完善的物流布局之后,客户的体验、稳定性、忠诚度,或者说使用黏性就慢慢上来,扩充客户需要的和潜在需要的商品,把客户的价值最大化成为必然的选择。
5、京东和其他网站的开放平台有哪些不同之处吗?
答:前期各个平台商关注的重点不同,所以也造成他们后期各有所长。比如京东,在物流速度方面的体验可能是最佳的,而顾客忠诚度方面,他可能弱于1号店。
6、有人认为“服装城”的上线是为了有效提高女性客户比例,这是主要原因吗?
答:不认同这个观点。服装城的上线是基于整个品类延伸的大动作考虑的,包括母婴产品,都和消费需求有很大的关系,并不能单纯从提高女性客户的角度来解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国内鞋类商城集体开设服装频道,为什么大家纷纷看重这个市场?全品类,做平台是未来趋势?这样做的利弊请您分析一下?

答:线上服装市场是一块很大的市场,有数据表明,服装消费占到日常消费的20~30%之间,女性消费者更甚,线上服装销售占整个网络消费的33%而线上品牌化的特征,规模化的特征还不够明显。优购在鞋方面运营积累的消费者,也有服装消费需求,做服装可以较好的配置现有的资源。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传统品牌(如红豆)以入电商平台(京东等)都大举进攻线上服装业务,下半年服装电商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2、此次优购做这块异常低调,个人感觉之前优购的行事作风呢,虽不说多高调吧,但也不是太低调那种,我是否可以理解为优购在这块信心不足,或者说有再给自己留后路呢?

答:优购在做一个新的尝试,所徐雷所言,做法与现存的B2C服装运营模式差异较大,这也是其刻意选择低调的原因。现在线上服装基本是B2B2C模式,难道优购会推自主品牌线上零售业务,即线上SPA模式

3、优购表示目前对服装品类并没有提出较高的销售和盈利要求,但是企业不可能做无意义的事情,所以您觉得优购试水服装这块,从长远来看,其最大的贡献最大的意义在哪?您个人是否看好优购涉足这项业务,为什么?

答:这和其业务模式有重要的关联性。现在从市场方面分析,或可理解为对线上服装零售业务的一个战略布局。

4、有没有一种确定的说法,讲这些电商企业到底是该专注,还是应该铺开摊子,做大平台?国际上是否有实例可借鉴?

答:亚玛逊算是一个标杆,最初专注图书、音像类别的品类,后期通过收购垂直电商网站、扩张品类,完成水平化的布局。国内电商也采用相似的扩张路径,难度在于做精现有的品类再扩张新品类,而不是一味的扩张,有些企业盲目扩张的教训值得思考

5、鞋服类电商和3C电商比起来,其特有的难点是什么?

答:鞋服业产品SKU多,对尺码要求高,季节性敏感,生命周期短,对供应链和数据分析能力要求高,商品管理能力很重要,而3C对售后要求高,对价格敏感。

6、优购现在的产品结构里,运动鞋这块占了70%左右,但是比起男鞋、女鞋运动鞋的毛利率相对比较低的。所以,两个问题:第一,运动鞋服的利润率和男鞋女鞋比到底差多少?第二,为什么既然如此,优购等企业目前还是过多依赖运动鞋生意,其历史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变现状?

答:这个和商品配置和大体系的业务布局有关系。运动鞋是百丽代理的品牌,女鞋是其自有品牌,所以线上和实体利益平衡方面,侧重不同,此外,运动鞋竞争激烈,库存量大也是一个原因。如果不考虑以上因素,单纯从独立运营的角度看,应该更关注毛利高,贡献大的商品。

7、关于盈利,优购之前提到过3年内实现盈利,3~5年内实现营收占百丽整体业务的5%~10%。您觉得靠谱吗?为什么?优购提到过自己会比其他同类企业盈利早,您是否认可这个观点?为什么这么说?

答:这个有点乐观。更多的电商企业没有把盈利能力放在首位,想做大市场占有率,所以短期内要在盈利和市场占有率之间有所取舍,当然,在商品结构方面,百丽线的商品是其它渠道独有的,如果这块商品的占比做的比较高的话,也有可能

 

8、今年的目标,预计公司今年销售总额在6亿-7亿元。——靠谱吗?这个数字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答:2011年,李宁、安踏这个级别的传统品牌线上销售额都在3亿上下,从其体量上和商品结构看,6~7亿的目标比较合理。

9、关于日益增长的订单,个人有一种感觉,很多是靠活动冲上来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和增长,不知这种感觉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是的话,那行业是否会陷入恶性循环,疲于寻找刺激点才能保住流量和订单?如果是的话,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答:这个是行业的特点。要改变可能更是要在商品结构上解决,能提供独有的商品,享有别的平台商没有的商品,如果这样,对活动的依赖性就会得到改善

10、订单日益增长背后,会有哪些隐忧?目前行业内该现象是否普遍?应该如何解决?

答:订单增长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实体消费者的线上消费转移,另一方面是小平台消费者转移到大平台,当然也有一部分自然的增长。基于此,传统实体企业的电商化会进一步加大布局力度,另外,平台与平台的流量争夺也更为激烈,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少数平台商。

11、在百丽线上战略布局中,优购网无疑是一枚重要棋子,但不是唯一是吗?在您看来,优购之于百丽,或者说百丽之于优购,如何评价二者之间的关系更为准确?

答:在百丽业务布局上看,优购有着打通线上渠道的使命,成败关系重大,这也是百丽重兵重金授之优购的原因所在。线上线下是左右手,要避免左右互搏的同时打击竞争对手。

12、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的一个错觉啊,不恰当的说,感觉优购似乎在有这么一个去百丽化的事情在做。是这样吗?有百丽在背后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优购到底该不该去百丽化?怎样才是最好的卖点?

答:去百丽化,能让其更独立的全品类多品牌运营,否则过于顾及百丽的局部利益(线上线下冲突)而丧失与其它平台争夺市场优势。

13、怎么评价当下行业格局和接下来的行业走向?

 

答:综合平台商竞争处于相持阶段,从价格、营销的较量转向消费体验,顾客忠诚度等方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