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胜不妄喜,国内体育用品企业09年业绩小结

(2010-04-16 21:20:48)
标签:

安踏

特步

鸿星尔克

体育用品

斐乐

中国

马岗

李宁

杂谈

 

马岗

2010年4月初,国内主要体育用品企业的2009年报悉数发布,09年业绩高歌猛进者有之,急速下滑者亦有之,体育用品市场不再是蓝海一片,市场容量有限,竞争空前,企业与企业间窄路相逢,如何在有限的市场空间里冲破头顶的天花板,是每个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年报是各个企业的成绩单,不妨从2009年的年报说起,说说国内体育用品企业的现状。国内部分体育用品企业的年报数据摘录:

公司

09年营收

(亿元)

09年

增长率

08年

增长率

09年末

门店数量

09年期间门店净增

纯利(亿元)

李宁

83.87

25.40%

53.8%

7249

1007

9.45

安踏

58.74

27.00%

55.0%

6591

924

13.6

中国动向

39.7

19.50%

94.0%

3511

703

14.59

特步

35.45

23.70%

110.0%

6103

1060

6.48

匹克

30.95

51.60%

/

6206

1026

6.13

 

李宁

    先来说说国内体育用品企业的老大----李宁公司。从整体看,李宁公司业绩不俗,但2009年李宁牌的销售额为76.9亿人民币,而2008年李宁牌的销售额为63.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为21.1%,低于李宁公司的25%的平均业绩增长,同比增长较为抢眼的是旗下的红双喜品牌,红双喜品牌的销售额从2008年的2亿增长到2009年的4亿2千万,增长达106%,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从获利方面看,李宁公司的净利率是行业内最低的,这源于艾高、新动、乐途这几个没赚钱的长尾,以及2009年收购的体育器材品牌凯胜,这些都会稀释李宁主品牌的利润,摊薄李宁集团的利润。从品牌布局看,李宁公司在乒羽器械方面的红双喜和李宁牌器械颇有成绩,而未来如何打造乐途品牌在国内的市场影响力,如何提升李宁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销售份额是李宁公司现阶段需要面对的问题。

 

安踏

     安踏公司这几年发展一直比较稳健,他的每一个数据都不会特别抢眼,利润居动向之后,门店数和销售额居李宁之后,但综合起来看,会发现安踏几乎没有短板。09年,签约中国奥委会,安踏与COC这个代表中国的、专业体育的金字招牌与安踏品牌相捆绑,让安踏更稳更深的扎在中国市场这块土地上。在其它对手进军海外市场的背景下,安踏并不急于迈开国际化的脚步,安踏手里面的斐乐品牌则是其切入中高端时尚体育用品市场,精耕细作国内市场的拳头武器。把斐乐这个拳头变为安踏公司未来业绩高速成长的助推器是安踏公司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其金字塔式市场细分的关键着力点。

 

中国动向

    2009年,中国动向的业绩颇有些低于预期,首先是门店数量的增加,似乎有些过慢,而同店增长率亦较低,让中国动向交了一份不很理想的年报。2009年,中国动向干了二件重要的事,其一,整合日本的渠道及梳理多品牌的定位;其二,推出“we are one”的KAPPA品牌宣言。在未来几年,时尚体育用品的江湖越来越激烈,以专业体育用品为主业李宁和安踏纷纷推出时尚运动品牌或品类,乐途、斐乐将和KAPPA从高端市场抢夺,而李宁的时尚鞋店li-ning和安踏的时尚运动店则抢夺中端市场,中国动向手里的robe di kappa、phenix、x-nix、inhabitant等品牌似乎各有所指,且看她们如何花发数技,各艳一方。

 

特步

    特步公司的高速列车,也在2009年慢下来了,营收同比增长了24%不到,但特步公司的特步品牌2009年的收入达到33.308亿元,同比增长达28%。特步品牌的增长率明显高于特步公司的增长率,似乎是件好事,又不完全是件好事,特步品牌的高速增长,侧面也反衬了特步公司多品牌战略收效甚微。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特步公司是晋江兵团最先采用多品牌的战略的企业,早在2006年,特步就与西班牙的柯林和美国的迪斯尼签订合作协议,但这几年柯林和迪斯尼在市场的表现似乎并不如意。从产品的市场定位来看,特步品牌谋求在中端时尚体育用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前几年发展迅速,但未来却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一方面临李宁的时尚鞋店、安踏时尚运动店的竞争,一方面又面临同城的小兄弟贵人鸟、德尔惠从二三级市场的主要冲击、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赛琪、豪健等后来者从三、四级(场镇)市场的侧翼包围,特步,要想阔步前进的压力可不少啊。

 

匹克

    匹克是2009年新上市的晋江兵团成员之一,其以国内球篮球装备领先品牌而闻名。匹克2009年财报显示全年营业额为30.95亿人民币,其中鞋类产品营业额13.97亿元人民币,服装产品营业额16.06亿元。从财报的鞋服销售比例看,频现于广告的匹克篮球鞋和其它鞋类品类的竞争力还不够强劲,有待进一步提升。

 

361

    361度的年报始于当年7月份,止于第二年6月,这于其它品牌的自然年月并不相同,不过已经公布2009年7~12月的业绩显示361度半年营收为17.57亿人民币,截止2009年末门店数达6693间,这样看361度公司实力略胜特步公司。在体育用品行业内,361度的行销“路数”颇与其它对手不同,在361度不少门店,折扣活动或相关促销活动的频率要明显高于其它竞争对手,这似乎是361度的法宝。笔者以为,如何在终端品牌美誉度和销售额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是361度公司需要引以关注的问题。

 

鸿星尔克

    在新加坡上市的体育用品企业鸿星尔克(股票代号:36746)不久前在其新加坡网站上公布了其2009年年报,年报显示,鸿星尔克2009年营收为19.99亿RMB,与2008年相比,下降达30.8%(注:2008年,鸿星尔克年报显示其营收为28.89亿RMB)。2009年,外贸受阻,国内分销商期货执行不力,是导致鸿星尔克营收大降的重要因素。未来几年,提升终端门店的掌控力和品牌竞争力是鸿星尔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体育用品市场日渐趋于饱和,竞争加剧,短期看来,各大品牌企业可以通过开店圈地,挤占对手的生存空间来扩大市场份额,而长期看来,收购国外知名品牌或与国外品牌合作,发展多品牌、多品类(如儿童运动鞋服)把企业由窄做宽,冲突成长的天花板,赢得长足的发展机会是不少企业的选择。2009年,有国内某品牌在国内市场销售额超过国际品牌,这值的高兴,亦被不少媒体炒的火热,事实上,这仅仅是一个短暂的照面,竞争还会继续,不妨问一下我们自己能够领先多久?在品牌的沉淀方面,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相差甚远;在产品创新及营销方面,我们亦与国际知名品牌差距甚多,可喜的是国内的品牌能有幸背靠中国这个庞大及潜力甚大的市场,现在是练兵的时候,还不是决胜的时候,国内品牌由庞大练到强大,才是国内品牌上场的时候,也是中国品牌扬威国际的时刻。

    胜不妄喜,当前的国内企业的形势不容乐观,不如收起短暂的喝彩声,期待他们积累力量争取新的超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