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陶瓷杂谈 |
二、南方地区
1.景德镇窑
自唐以来烧制青瓷。据《陶录》记载:“景德窑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垠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宋室南迁后北方瓷业工人在这里仿制定器,胎骨釉色纯白如粉,称为粉定。然而,宋代景德镇窑最有特色和成就的,要算影青器。所谓影青,是在釉厚处或花纹凹线处微呈现淡青色。又称“映青”、“隐青”、“罩青”。湖田窑是其主要产地。
品种有碗、盒、盘、注子等。其装饰方法有刻花、划花、印花、贴花等。常见的花纹有牡丹、莲、芙蓉、梅、卷草、凤、婴戏等,在造型上,常作成瓜棱、花瓣等象生形。
http://images.gg-art.com/auction/images/67/67717048.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宋 影青盒
http://img.jiaodong.net/pic/0/10/00/02/10000280_999359.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2.龙泉窑
是继越窑衰落后,南移至以龙泉为中心的一个宋代南方青瓷产区.其中以大窑、溪口最著名。
《饮流斋说瓷》记载有章生一、章生二两兄弟,分别有哥窑和龙泉窑。是否属实已无可考,但宋代龙泉有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格。
(1)哥窑
主要特征是釉面有裂纹,即开片。这种裂纹,是由于釉和胎的收缩率不同而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根据形状和大小,有不同的称谓。如纹片极小如鱼子的,称为鱼子纹;纹片大而呈弧形的,称为蟹爪纹;纹片大小相间的,称为百圾碎。为了区别龙泉的哥窑型瓷器,一般又把大小纹片结合、黄色纹片和黑色纹片参差出现的“金丝铁线”品种称为“传世哥窑。
哥窑的釉色有粉青和米色等。在釉中出现大小气泡的,称为”聚球攒珠”,也有出现葡萄状锈斑的,称为“葡萄斑”。哥窑的瓷胎呈现黑褐色,器皿的边缘往往显出一条褐色的边,称为“紫口铁足”。基本没有大的作品。
http://www.artcn.net/ca/ppp1/ashezouci076.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宋 贯耳扁瓶 哥窑
http://www.artcn.net/ca/ppp1/ashezouci079.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宋 炒米釉开双狮耳扁方壶 哥窑
http://www.artcn.net/ca/ppp1/ashezouci077.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宋 花口洗 哥窑
http://www.artcn.net/ca/ppp1/ashezouci085.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宋 刻花碗
哥窑
http://www.artcn.net/ca/ppp1/ashezouci135.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南宋 粉青双耳碗 哥窑
(2)龙泉窑
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现翠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的转折处,往往露出胎的色泽,称为“出筋”。
其瓷釉厚润,在装饰上多不用刻花或划花,而流行用堆贴、浮雕等方法。
龙泉窑的品种,有瓶、壶、罐、盘等,瓶的式样很多,用双鱼或双凤为耳的盘口瓶,是龙泉窑的典型作品。
龙泉莲瓣纹盘口瓶
http://www.collectioncn.com/xp/pic/xp199.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宋龙泉瓜棱荷叶盖罐
http://www.artcn.net/ca/ppp1/ashezouci021.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宋 瓜棱壶 龙泉窑
http://www.artcn.net/ca/ppp1/ashezouci064.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北宋 青瓷刻缠枝花卉纹梅瓶 龙泉窑
http://www.collectioncn.com/xp/pic/xp114.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宋龙泉梅子青双耳瓶
3.建窑
福建建瓯、水吉一带的建窑,釉中所含铁的成分因烧制火度不同,而在黑色中形成各种美丽的褐色斑纹。有的细丝如毛,称为“兔毫”;有的成羽状斑点,称为“鹧鸪斑”;有的如银星密布,称为“油滴”。当时由于宋徽宗和大臣蔡襄提倡用黑瓷饮茶,所以被重视,制贡品,底上刻有“供御”、“进盏”、“才”等字样。其碗式,口大底小,成漏斗形。成为斗茶的主要茶具。日本人称之为“天目釉”。
http://www.collectioncn.com/xp/pic/xp125.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宋
宋 建窑虎皮纹折腰碗
建窑油滴黑釉盏
http://www.artcn.net/ca/ppp1/ashezouci146.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南宋 建窑窑变天目茶碗
4.吉州窑
在江西吉安永和镇,属民窑系。
无论从瓷种或装饰等方面看,在宋代其他任何瓷窑比,都应是首屈一指的。它不仅生产青瓷、白瓷、黑瓷等,还生产彩瓷和绿釉瓷。在瓷胎上,常用木叶和剪纸粘贴,然后施釉,经烧制形成花纹,这是一种独创。纹样多用凤、鹊、蝶、鹿、梅、竹、芍药、海棠等,以梅花运用最多,极富民间艺术特色。常用洒釉的方法,形成活泼自然的独特效果。
吉州还有“碎瓷窑”,用滑石配釉,其“米色粉青样”,走纹如碎片。这里也仿定窑,称为南定。
http://www.artcn.net/ca/ppp1/ashezouci053.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南宋 有盖经筒 吉州窑
http://www.artcn.net/ca/ppp1/ashezouci093.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宋代 玳瑁釉漏花碗 吉州窑
http://www.collectioncn.com/xp/pic/xp124.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宋吉州窑刻花人物瓶
http://www.artcn.net/ca/ppp1/ashezouci142.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宋 玛瑙釉梅瓶 吉州窑
http://www.pghwwjd.com/44__.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纸贴花龙纹盏(南宋日本藏品)
http://www.pghwwjd.com/45__.jpg陶瓷(七)" TITLE="《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
剪纸贴花鸾凤纹盏(南宋)
5.宋瓷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