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风险与挑战
(2019-03-09 23:18:47)
标签:
转载 |
分类: 股票 |
去年春节前,我在股市大跌时出来风险警示。今年,又是年初市场大涨,后面是不是该看跌?这是个问题。
从宏观层面看金融市场,主要的国外、国内因素,是引导市场发展的重要着眼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关系到外资对华投资趋势性。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美联储缩表周期可能要结束,且未来两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会逐步放缓,宏观上不支持持续的缩表、加息,甚至有可能要进入降息周期。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也是18年A股大跌的诱发因素之一。从这个角度看,外资的买盘,只会出现增强,很难趋弱,这是A股资金流入的重要来源,甚至,我认为是价值回归的主要因素。
国内,增值税降低,短期会刺激上市公司的业绩,长期不会改变经济增长质量。减税,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不会带动宏观经济整体投资能力提升,只不过是分配层面调整。在中国,政府的投资能力对整体经济增长有重大引领作用。如果,政府降低增值税,那么,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但是,政府的财政收入会受到影响,进而,降低政府投资拉动作用。这只不过是一笔钱,换了两个投资者来运作,并不会带动整个社会的获利能力提升。
增值税降低,带来的财税缺口,未来要靠房产税来弥补。今年,房产税立法。未来,房产税全国开征,最起码,要补上减税的窟窿吧?很显然,政府会变着法的从高收入群体手中再把钱讨回去。转了一圈,主要还是降低企业的债务压力,将压力转移到高收入群体。房产税,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是深远的。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征缴后到底会收多少税,而是,此例一旦开启,就出现一个影响市场心理的重要工具。房产税,会直接影响到现金流,对平衡房地产、股票、债券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有重大意义。
再过十年,回头看,此时一定不算是很好的投资时期。投资风险,整体上,还是很明显。
首先,房子不好买,因为,整体租售比处于高位,且房产税虎视眈眈。后市从现金流的获取能力看,个人收入增速恐难长期维系6%以上。指望房子估值存在巨大现金流提升能力推升,肯定是扯淡。一旦,房地产市场恢复估值理性,十年徘徊不奇怪。所以,中国民众闭眼买房子的获利大法,遭遇到估值单杀威胁。
其次,股市值得长期投资的股票本来就数量有限。大量垃圾股,估值依然处于极高位。此时,长期投资股票,风险比买房大多了。股票里,优质资产还有,值得长期投资的核心资产,有部分估值处于合理、低估,其他选择,还不如持有现金。因此,此时买股票,不是闭眼赚钱,而是血本无归的概率更大。
房市、股市,都不是随便捞钱的好去处。持有现金,永远都是确定性输家。买黄金,还不如买债券。银行理财,收益率在不断下行,且未来面临净值型理财全面铺开,有当接盘侠的风险。综合来看,投资的风险和挑战,可以说满地都是,根本不是想当然的那么容易赚钱。
全面牛市,需要所有股票都创新高,出现史无前例的上涨浪潮。但是,15年牛市留下的严重问题,需要数以万亿的韭菜冲上去解套,面临无休无止的大股东减持。股票的供应量,本质上是无限的。资金的供应量,不可能是无限。另外,科创板、注册制,都会放大股票供应量。彩票也好、股票也罢,不仅仅是庄家、散户之间的较量,还有大股东、信贷提供方在虎视眈眈,韭菜再多,架不住割韭菜的太多,因此,没有多少想象空间。过去可以玩的模式,未来想要再现,难度在大幅度提升。
过去,市场做空高估值个股的实际手段几乎不存在。15年,质押融资大量出现后,做空市场的技术性手段,已经出现。大股东减持,背后对应的是4万亿质押融资。打压市场的主动权,握在银监会手里,随时都可以割韭菜消化风险。这点非常重要,是15年市场格局不可能再现的最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市场波动的控制权,本质上还在监管层手里掌握。领导需要什么市场格局,市场需要认真倾听,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