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问题与理解
(2018-12-22 22:00:32)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 |
前文《资本与改革》、《资本与焦点》中,提出我对中国资本市场核心问题的理解,其中,第一篇被小编推荐、第二篇被小编私密......面对问题,找到正确的理解,是一种特殊能力。如何,才能有效的形成对简单问题的正确理解呢?
所谓的简单问题,往往并不简单。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对简单问题定义没有搞清楚,自然就谈不上理解。
举个例子,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是等同的么?为什么,有很多人理解为,存在国有企业就不是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到底是什么形态?如果,你为国企说两句话,就被扣帽子是计划经济支持者,那么,只能说明一点,对方连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如果,你遇到这种连基本概念都在混淆的人,那么,只有两种可能:第一、对方的确不清楚基本概念;第二、故意胡搅蛮缠,有其他目的。任何一种选择,都不是理性人该有的。
大多数情况下,简单问题,都并不简单。在前面举例中,处于第一种状态的人,是绝大多数。类似第二种状态,揣着明白装糊涂,带有特殊目的,需要有学诚大湿的道行,还真不是大多数人能具备的。这种人也有,尤其在经济学领域,我看到几个典型的代表,不一一举例,防止引发不必要的争论,导致大批第一类人群情激愤。我想说的关键点在于,如何从第一类人进化成有独立思考能力,可以真正理解简单问题的理性人。
简单问题,是由更简单的问题组成。更简单的问题,是由原子问题组成。问题,是金字塔结构。人类知识、思维、语言,都是金字塔结构。所谓的洞察力,来自于知识树的底层足够坚实,才有可能在顶层形成稳定结构。依我看,第一类人,根本原因,还是学问真不行。而且,自己学问到底行不行,缺乏基本的监测手段,很容易形成对自我认知能力判断荒谬,这是最可怕、最危险的。此时,很重要的一种策略,就是自省。
原子问题,往往是一棍子让你原形毕露的高深问题。
很多问题,在你看来,不屑一顾,其实,根源扎在原子问题上。一旦,针对细节,很可能就会败下阵来。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建立在一个粗粒度的框架基础上。理解问题,并非要求每一个人都具备细粒度的专家级别,但是,粗粒度的框架正确,是必须的。掌握一部分精准的框架性思维,可以收缩荒谬的杀伤范围,提升对客观事物的判断能力,也就会体现出洞察。
举个例子,我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会关乎到每个人一生的认知能力基础。这个问题,并不简单。我相信,看到这篇博文的人,没几个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更不可能深刻理解这个问题对洞察力的重要性,但是,这个问题,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认为是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数学?这是一个再深刻不过的简单问题、原子问题了。你学了一辈子数学,是不是真的思考过,何谓数学?
意识是什么?生命是什么?力是什么?宇宙是什么?社会是什么?数学是什么?每一个问题,都比“市场经济是什么”更基础、更深邃、更复杂。一个人,连意识、社会、数学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就想谈市场经济是什么,是不是非常的疯狂?这就是人们善于截断概念,自以为是的认知系统特征。如果,你连数学是什么都不清楚,那么,你自然不会懂数学到底该怎么运用。你也不会真的理解你曾经学过的每一个定理和证明,因为,你从来都没真正懂过。
前一篇:[转载]经济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