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知识典
(2018-06-04 09:27:57)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 |
人类各民族语言,都有字典,可以通过字典来囊括该民族认识世界的所有文字、词语,因此,自然语言就成为理解人类知识体系的重要工具。未来,人类需要的不是现在的字典,而是知识典,其形态将迥异于现存的字典,是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必然。
若想实现强人工智能,首要一点,就要设计一套形式语言,去描述知识体系、现实问题,并通过计算解决问题。这套形式语言,将成为人类完成智能计算的基本工具,每个人都要掌握其应用方法,比学习母语都重要。当你用这套形式语言定义现实问题,运用谷歌、百度去描述问题,谷歌、百度的人工智能大脑就会给你计算结果。这个计算,超越了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范畴,上升到强人工智能时代。
知识典,分为两大系统,也就是广义的知识和狭义的知识。前段时间,人们争论的天人合一是不是该写入科学标准,自然科学领域的权威人士集体反对,就因为天人合一不属于狭义的知识。狭义的知识,属于可以验证的严谨的逻辑结构。你可以通过五个公理推导出整个平面几何,但是,你无法验证天人合一。大天使、恶魔、天人合一,从知识的角度看,属于人类知识,但是,它们都不属于可质疑、可验证系统。对于机器来说,这些概念同0、1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知识。但机器想要学习、超过人类的智能思维,必须要掌握的能力,是如何建造出眼镜、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
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也可以形成一个知识图谱,也有自己的逻辑结构,这个道理,在阿拉伯、西方、非洲、南美洲都一样,全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知识图谱。但是,自然界的知识图谱,只有一个。广义和狭义的知识典,都要存在,否则,机器无法理解人类提出的问题,更无法理解问题的结构。
知识的结构、问题的结构,都通过形式语言描述清楚,机器可以通过编译器处理理解成图结构。接下来,就是如何通过计算来完成对问题的处理了,这就简单多了。SCM,结构性因果模型,基本原理就是这样。通过这种技术,你可以问出各种匪夷所思的问题,而人工智能大脑,可以不眠不休的训练自己,提升对各类问题的解毒能力。如果,你问机器:玉皇大帝和安拉,谁的法力更高?机器,要先明白每一个知识点,要从现存的知识典中搜索出对应的每个知识图结构,通过计算来分析这个问题的可能结果。
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计算,才是有意义的?
如果,中国人在强人工智能时代,定义出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知识图谱,是不是可以形成先进生产力。你看,BAT有没有闲工夫搭理你,去给你建立这个知识结构。你问电脑,是不是可以从阴、阳、天人合一的知识体系中,推导出癌症的治疗方法,电脑是不是会鸟你,你就知道娱乐和科学实践之间的具体差异性了。
后一篇:[转载]坚持与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