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钧:在音乐中找寻真实的自己(上)

(2005-11-22 11:19:30)

郑钧:在音乐中找寻真实的自己

摘自:中青亮点

 

上个世纪90年代,一曲《赤裸裸》以直抒胸臆的激情赢得青年乐迷的心,也让郑钧开始了职业歌手的生涯。很多人认为《赤裸裸》是一首有趣的情歌,郑钧自己认为那是一首献给所有他自己曾经孜孜追求过的东西的歌,包括:音乐、激情、艺术、自由……其中,音乐改变了郑钧的命运,让一个悲观的灵魂得到了一片可以自由伸展的天空,“音乐是我最好的朋友,什么都不能永远伴随我,只有音乐!”郑钧这样描述音乐与他的关系,仿佛音乐是一个现实里真实可见的人,仿佛他的爱人。

 

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郑钧对音乐的痴迷仿佛是一场浩劫后邂逅的真情,不仅仅是慰藉、温暖,更是一种充满魔力的声音打开了他的心扉,卸下他身上的枷锁,让他知道人生的路该怎么走。

 

★与摇滚乐的初恋★

 

19879月,郑钧从西安坐了30多个小时火车经上海转车到了杭州,成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工业外贸专业的一名大学生。

 

漫长的火车旅途上,郑钧望着窗外金黄的稻田,不住地回想起临上火车前与哥哥的彻夜长谈。曾经哥哥是他的敌人,长谈后,一切的隔阂、怨恨与仇视都在一句类似解放令的话语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哥哥说:“现在你考上了大学,按照我们家的规矩,这样你就算成年了,以后你所有的事情都由你自己决定,我再也不会管你了。”可以自己做主了——郑钧久久地回味着这句话的意义。

 

到学校报到的当天晚上,秋高气爽,微风拂面,郑钧跟同班同学在校园里瞎逛。一阵阵音乐声传来,他们循声而去,原来是老生们在开舞会。伙伴们羞涩地站在人群后面,郑钧鼓励大家:“我们也去跳吧!”说完,他第一个旋转着进入舞池,像老生一样自如地一首又一首乐曲地跳,还和一些老生聊起了天。

 

隔天,学生会就有人来找他,说是在舞会上看到郑钧了,觉得他外形与性格都很好,问他愿不愿意做迎新生晚会的主持人。郑钧满口答应了。晚会上,郑钧表现得很出色。不久,他被选为学生干部负责文娱方面的工作。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他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有人重视他,他就没有理由不重视自己。郑钧意识到完全可以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自己做主也就意味着自由。

 

由于是外贸专业的缘故,上英语课时,老师放了很多西方的摇滚乐带子给大家听。那是郑钧第一次接触摇滚乐,也是第一次感觉到了音乐的魅力。许多英、美六七十年代优秀的流行音乐和摇滚音乐,一些杰出的歌手、乐队及其作品,如The Beatles, The Rolling Stones ,The Doors, Led Zepplin, Bob Marley, Bruce Springsteen等,让郑钧迷上了摇滚乐。

 

他用生活中节省下来的钱买了一把木吉他,开始进行废寝忘食的练习,在学有小成之后便在校园内组织了一支叫“火药”的乐队。这支乐队主要的演奏曲目是翻唱Bob Dylan、崔健或罗大佑等人的作品。“火药”曾在杭州师范学院的音乐厅演出,受到当地高校师生的好评。

 

郑钧内心的音乐之弦被拨动了,却还没有立志做一名职业歌手。他是外贸专业的大学生,理所当然地要从商,而去国外留学深造无疑是从事外贸行业的最佳准备。大四那年他成功地申请到了去美国的一家大学学习,但因个人资料无意中被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弄丢了,本来应该很顺利的签证却成了遥遥无期的事。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说:耐心等待吧,要等资料再办齐全得一年甚至更久。

 

★因音乐而跟过去道别★

 

1990年,郑钧回到了西安。

 

母亲时任西安长安大学的教授,指导着门下一大帮子学生,哥哥已到深圳工作。家里,只有郑钧一个闲人。他回到姥姥家看昔日空旷的大院子,以及院子里苍老而依然挺拔的老槐树,荡到大马路上看人群,混到“老李家”“老孙家”吃碗泡馍,白天就这样打发了。夜晚,郑钧坐在窗前,抱起吉他,月光如水,山涧般轻轻流淌在吉他上,往事在宁静里悄悄凸现,在这山涧中,仿佛鱼鳞的闪光,仿佛落花的悸动。

 

记忆的源头郑钧异常孤独。4岁,在房间里捏泥巴,玩积木,一个人可以玩上一整天。妈妈总是去医院,而爸爸很少回家。郑钧隐约地知道爸爸在医院里住院。再大一点他就知道爸爸得的是白血病。母亲的愁容与哥哥的严肃感染了郑钧,让郑钧成为一个早熟的孩子。

 

小学教室,郑钧跟同学们正在上课,窗外,郑钧的一个姨妈探进头来跟老师说了几句话。郑钧立即敏感地意识到可能是父亲不行了。果然,姨妈把郑钧带到了病房,而父亲已然离去。母亲泣不成声,哥哥也在掉眼泪。而郑钧站着,一滴眼泪也没有,他只是暗自想着,父亲以后再也不会回家了。父亲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有限的那么几次,他都是和蔼地笑着,虽然面容苍白,却荡漾着平静的力量。

 

那年,郑钧默默地接受了现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