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冷月寒秋
冷月寒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25
  • 关注人气:55,7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年画与俄罗斯

(2017-05-02 09:58:54)
标签:

杂谈

历史

旅游

情感

文化

分类: 敞开心扉
        中国年画与俄罗斯

            中国年画与俄罗斯
   年画是中国人庆贺新年、祈福求祥、美化环境的艺术品。
   春节贴年画是民间习俗,其历史已逾千年。即使在居住环境大大改观的今天,贴年画的人少了,但是在高楼大厦、豪华别墅以及普通的民居中春节贴门神的(如钟馗之类大有人在。要知道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了,它是中国年画的古老源头

   中国年画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广泛。自古至今受到很多国家关注。外国学者首推沙俄时代的罗文斯基、科马罗夫、阿列克谢耶夫等人,专著早有1800年英国出版的《中国民俗画》,近有1992年《苏联藏中国民间年画珍品集》。统计,收藏中国年画最多的国家是苏联,现存俄罗斯各博物馆的中国年画有6000幅以上。

 2016年12月12日至16日,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承办的“年画新力量: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新生代作品展”暨“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在天津举行。俄驻华使馆、俄国、波兰学者出席了大会。

自古至今为什么俄国人对中国年画这么感兴趣呢?这个现象令人深思和研究。

 据考证中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年画是收藏于俄罗斯埃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三幅金代年画《随朝窈窕之芳容》《义勇武安王位》和《增福财神》。其中的《随朝窈窕之芳容》又称《四美图》,是中国古版年画的旷世珍宝。画面中,汉晋两代的王昭君、班姬、赵飞燕、绿珠四位美人体态丰盈、美目传情、服饰飘举,背景是盛开的牡丹、嶙峋的太湖奇石、曲折的玉石栏杆……细致入微的雕刻刀法令人称奇。上书“平阳姬家雕印”,平阳姬家即今天的临汾金殿村。这帧被认为是宋金时期的代表作,随着汉文典籍的流传而散落在西夏国。1909年,俄国人柯基洛夫将它从我国甘肃额济纳旗黑城镇西夏黑水城遗址的一座古塔中盗走。如今,通过外交途径从俄罗斯复制回来的《四美图》,成了《中国古版年画珍本》所收3900多幅年画中年份最早的一幅。

中国年画与俄罗斯

(《四美图》黑城出土,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中国年画与俄罗斯
《关羽像》黑城出土,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因为司空见惯,年画在中国人的眼里并不怎么珍惜,也很少有人研究和收藏。然而在近代,不少外国人却认识到中国年画的独特艺术价值,纷纷来华搜集。来搜集年画最早的,有道光二十年(1840)前的瓦西里耶夫。他在北京进修时,曾收集到杨柳青年画作坊刻印的磁青地屏条二十二幅,内容有《丹凤山》《寒江关》《长坂坡》和一些博古花卉等,十分绚丽可观。这些在国内均已少有收存,现藏在列宁格勒Karan大学附属民族博物馆中。其后,有俄国植物学家科马罗夫他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到我国东北“考察植物”,同时收集了近百幅年画,其中绝大部分是杨柳青产品。同时还有罗闻斯基者也搜集了一批杨柳青齐健隆画店印制品,内容以戏曲题材为主。如《黄金台》《桑园寄子》《昭君和番》《小花园》(杨二舍化缘)等。其时还有音乐评论家斯陀索夫搜集了一些杨柳青《红楼梦》年画。俄国人在杨柳青和北京搜集年画最多的,要首推阿列可塞耶夫。光绪三十一年(1907)游学中国,因他曾见马罗夫收集的中国年画藏在“地理学会”,很感兴趣,于是来华后大量收购中国年画、信笺、拓片以及其它民间木刻画。并同法国夏凡纳同游我国天津、河南、上海、广东、福建等地作搜集活动。阿氏收集的年画上千种,后分赠苏联各博物馆中。1966年,阿列可塞耶夫的女儿玛·瓦班科夫斯卡姬,与苏联科学院李福清教授等选出一部分合编了一本《中国民间画》。后又与阿英乐尔美术出版社在莱比锡出版一部以中国民间文学为题材的《中国年画》,其中大部分是杨柳青齐健隆、戴廉增年画作坊的产品。苏联阿荚乐尔出版社与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商定,由王树村、刘玉山和苏方、李福清合编一本《苏联藏中国珍本年画集》,选图二百幅大都是杨柳青清代年画作坊之精品。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开杨柳青年画艺术与国外合作出版之先河。

冯骥才在“年画新力量: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新生代作品展”暨“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会议上说:本世纪初发起的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以全国木版年画为龙头,已经历了15个年头,经过科学的抢救、挖掘、整理、立档,一批年画产地正式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保护的对象。我们完成了大量繁复的工作,自2011年海内外专家联合发起《中国木版年画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言》,5年间通过不懈努力完成了申报中文文本及视频,已通过国内审核,纳入国家申报计划。他同时谈到,农村城镇化、商品化、年俗的淡漠和改变严重破坏了年画生存的土壤,传承人找不到传统民间艺术在当代的定位,传承现状不佳等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非理性的民间文化原生态传承、当代杰出传承人对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意义及政府、专家、资本与民间文化的关系将是此次会议重要研讨方向。

看来,海内外专家献策助推年画传承对中国乃至全世界来说是件大好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