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6 山即佛,佛亦是山
——朝拜乐山大佛

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汇流处,有座山叫凌云山。山的西部,三江汇流的岸边有尊佛叫“乐山大佛”。当我们沿着大佛右侧的凌云崖九曲栈道,来到大佛身边,零距离地瞻仰大佛时,我被大佛的雄姿惊得目瞪口呆。大佛的头与山齐,大佛的脚稳踏三江,大佛面对三江,雍容大度,气宇轩昂。佛高71米,头宽10米,头长14.7米,肩宽28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耳长7米,耳朵中间可并立两人,头顶上可置一圆桌,赤脚上可围坐百余人,这是一尊依山凿成,举世无双的石刻弥勒坐佛。人说:“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是再正确不过了。
乐山大佛古称“弥勒大像”、“嘉定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合于此,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的船只常常触壁粉碎。凌云寺的名僧海通法师对此甚为不安,于是发起修造大佛的念头,一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借佛力镇水。海通募集20年,筹得一笔款项,当时有一地方官前来索贿,想私吞这笔佛款,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财难得!”,于是“自抉其目,捧盘致之”。海通去世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征集工匠,继续开凿,朝廷也诏赐盐麻税款予以资助,历时90年大佛终告完成。 九十年的苦工成就了我国第一大佛。大佛慈眉善目、恢宏端庄、是世界上少有的瑰宝。
听说她所在的乐山市,几乎家家信佛。这也难怪,因为大佛的三次显灵,都有图片和人为证。乐山市民是姓幸运的,他们厮守着大佛,见证了大佛显灵的过程。就连我等平时接触佛教甚少的人,看到图片也不由的相信起来。
相传大佛三次显灵。第一次是在1963年,大佛一夜之间闭上了眼睛,这刚巧是我国遭受3年自然灾害时期。后来据考证,是因为岩石受到风化所致,但是奇怪的是最凸出的鼻子部份都完好,为何只风化了凹进去的眼睛。人们说那是大佛不忍看到人世间悲惨的一幕才闭上了眼睛。在展厅里面还可以看到大佛闭眼的照片。后来,请了全国著名的得道高僧们前来诵经重新琢开了大佛的眼睛。
第二次是1976年,有照片为证,说那年的大佛表情很郁闷难过,而那年,我国的几位伟人相继去世、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近三十万的老百姓丧生,大佛都为之伤心。
第三次是在2000年,在大佛的顶上出现了白色的光环——佛光。佛光,这种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峨嵋才可见到的光晕现象,在海拔只有400米的地方出现,实数罕见。当时有许多游人都见到了此景,并十分欣喜大佛所带来的吉祥。
我想,这次汶川特大地震就发生在岷江流域,大佛一定和全国人民一样非常伤心。
这些故事,不管你信还是不信,总之,它为乐山大佛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我衷心希望大佛在江水负离子的侵蚀下能安然无恙,衷心渴盼乐山大佛保佑天下苍生幸福安康。阿弥陀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