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谒武侯祠

(2009-05-15 13:06:52)
标签:

怀念伟人

旅游

情感

生活

文化

游记

分类: 走路写真

                  No.74  谒武侯祠

 

谒武侯祠

  

    耳畔恍惚地响着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的寻问声,步跟着四川省X厅X处长,我们来到了“武侯祠”。

   斗转星移,1200多年前诗人笔下郊外的丞相祠堂早已变成市中心一处古柏葱郁,环境优雅,青瓦红墙,殿宇宏伟的旅游胜地了。

   然而,来到“武侯祠”,大门横额却书着“汉昭烈庙”。正当我望着这匾额发傻时,X处长走到我面前,告诉我说:“武侯祠始建于西晋末年,当初与蜀先主刘备的昭烈庙相邻,明初武侯祠并于昭烈庙,因此,大门横额书‘汉昭烈庙’”。原来如此,我感慨道:“君臣合在一庙的祠堂在我国极少见。 “是的”,X处长用四川话应和着。

  在武侯祠内,刘备的殿,巍峨高大,气势恢宏。殿东壁是近人沈尹默书“隆中对”,西壁有岳飞书“出师表”木刻。东西偏殿有关羽,张飞等塑像。

   诸葛亮的殿在刘备殿后,比刘备殿基础低一些,面积小一些,装饰朴素一些。门额“武侯祠”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殿正中是武侯贴金塑像,慈眉善目,手持羽扇,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的镇定从容之感。两侧为其子诸葛瞻,孙诸葛尚塑像。殿内外额匾楹联碑文甚多。最著名的要数唐朝所立的“汉丞相诸葛亮武侯祠堂碑”。碑文由著名宰相裴度撰稿,著名书法家柳公绰书写,著名雕刻家鲁建刻字。因文章,书法,刻技都是一流的,自古至今人们称此碑为“三绝碑”。

   虽然,武侯祠内,刘备的殿宇高于诸葛亮,刘备的墓占地3亩,形若小丘。茔上树木参差,墓边古柏森森,但是,在人民的心中,诸葛亮的地位和声望要远远大于刘备。这臣胜于君的现状。我想刘备一觉儿醒来准会发火的。诸葛先生地下有知也会不高兴的。然而,正如民国年间邹鲁诗云“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对谁的崇捧不是以名位和官衔来左右的。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山东沂南县人。出身官吏人家,但从小父母双亡,后隐居隆中(南阳,襄阳至今争论不清,就像两个赤壁古战场一样)读书耕地,维持生计。是刘备的三回请,两行泪,一张嘴,把未出茅庐就知三分天下的诸葛亮推上历史舞台。使诸葛亮成为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智圣”。在历史上,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忠贞良相,是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在老百姓的心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诚的典范,是廉洁的楷模。  

   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为刘备和蜀国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奋斗了一生,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军中,可谓烈士。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就像“三国演义”一样,使后人品读不尽。  

  拜谒武侯祠后,我嘴里念叨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脚步跟着X处长,离开了武侯祠。

    从那时,我就想:今天,天下的为官者,都能像诸葛亮那样为老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该多好!

 

 

 

            我喜欢诸葛亮的诫子文,抄录如下:

               

                   诫子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静无以致远。

       滔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逐成枯落,多不按达,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