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前必须立哪些规矩
(2011-10-12 15:10:53)
标签:
育儿 |
撰文/王任梅(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它有利于保证宝宝的安全,让宝宝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等等。但规矩不是为了束缚宝宝,而是让宝宝在安全的前提下健康快乐、自由自主地成长。
3岁前必须给宝宝立的规矩
给宝宝立规矩应考虑宝宝的身心发展特点,尤其要考虑宝宝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立规矩要懂得灵活变通,因人而异。
1岁宝宝
·不吃脏东西。
·按时进餐、按时睡觉。
·不把小物品塞进嘴里或耳朵、鼻子里。
2岁宝宝
·不触摸家用电器、电源开关。
·不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
·按时进餐、按时睡觉。
·饭前洗手;吃饭时坐在固定的位置,不边吃边玩。
·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不能大发脾气。
3岁宝宝
·早晚刷牙。
·自己吃饭;不挑食、不偏食,多吃蔬菜水果。
·饭前便后洗手。
·自己穿脱袜子、鞋子。
·按时洗澡、睡觉。
·爱护玩具和书。
·不咬人、打人。
·不抢别人东西。
·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立规矩需选准时机
⒈ 宝宝开始尝试独立自主时
⒉ 敏感期
敏感期也是给宝宝立规矩的好时机。利用语言敏感期,教宝宝学习礼貌用语;利用秩序敏感期,引导宝宝整理、归位物品。
以秩序敏感期为例,宝宝认为世界是有秩序的,事物应该放在它们应该在的地方,如枕头放在床上,垃圾放在垃圾桶里。这是宝宝处于“秩序敏感期”的体现,他不希望自己的世界被打乱。当你看到宝宝把书、玩具“送回家”的时候,记得及时称赞宝宝,以此强化他好的行为,那么书和玩具归位的规矩就自然而然地建立了。
⒊ 宝宝“犯错”时
在成长过程中,宝宝“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宝宝正是通过不断“犯错”,不断“改错”而学习和成长。有的宝宝可能会打别的小朋友,这正体现了宝宝交往能力的不足,需要你的帮助和引导,由此,规矩自然而然就建立起来了。
教育小叮咛
立规矩要照顾宝宝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立规矩不能急于求成,应顺应宝宝的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理解、接受能力的发展而循序渐进。因为宝宝不一定能理解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的解释,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1岁的宝宝会本能地把东西放进嘴里,这是他认识事物、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这时,最好避免把像硬币、扣子等容易导致宝宝窒息的物品或食品放在他够不到的地方。
别让规矩束缚宝宝
规矩太多会变成束缚,压抑宝宝自由发展的天性。尤其在宝宝自主探索的重要时期,管得过多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宝宝的自尊心、自信心,限制了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所以,最好能挑出一些比较重要的告诉他,如不能摸电源,不能抢别人东西,不可以咬人、打人等。
本文刊登于今年第二期《亲子》(0-3岁育儿宝典)上。更多育儿文章请登录我社官网——中国亲子网在线阅读www.qinz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