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人际交往的智慧
(2011-10-11 16:22:01)
标签:
育儿 |
卡耐基曾说过,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专业知识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际能力却占85%。
早期人际交往的智慧
撰文/李亚娟(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宝宝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对身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宝宝有人际交往的需要
宝宝从小就表现出与人交往的需要。即使不认识,只要碰在一起,小宝宝也会互相摸抓以表示亲热;年龄大一点的则因为有共同的乐趣、相互能懂的语言,很自然地在一起玩耍。而且当宝宝的这种交往需要得到满足时会特别高兴。因此,应有意识地创造交往条件,满足宝宝情感上的需要。
不知道你的宝宝是否会这样:你对他笑,他也笑;你对他做鬼脸,他还是笑,他不会因为害怕陌生人而羞涩地躲进妈妈的怀抱。专家认为:这其实就是具有人际智能先天优势的宝宝的一种外在表现。
已有研究表明,具有较高人际智能的宝宝有这些特征:
·愿意和别人一起玩
·愿意和别人待在一起(通常不喜欢一个人待着)
·喜欢注意别人、照顾别人和教育别人
·注重合作,而不注重在游戏中竞争
·和指导者联合并形成一种很特殊的关系
具有较高人际智能的宝宝长大些会喜欢:
·组建团队,或者在同伴中推动关系的发展
·解决冲突或设计出解决方案,使得每个人开心
·推测别人的想法和动机
·成为别人的顾问和建议者
·遇到新朋友
·在小组中扮演领导角色
根据上述几点经验,可以粗略地估计宝宝是否具有较高的人际智能,但是具有上述特点的宝宝,只能说具有先天人际交往优势,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智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先天人际优势的宝宝就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智能。
善于发现并发展宝宝的人际交往智能
在与宝宝交往的过程中,必须善于发现并尊重他的交往需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宝宝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这就决定他们之间的交往是一时友好,一时争吵,一时再友好,谁也离不开谁,在这循环往复的重复过程中,宝宝知道了要“大家一起玩”,进而学会基本的交往技能。
人际关系智能核心部分是指宝宝能注意并辨别他人的情绪、动机与意向,并根据他人的情绪、动机与意向做出适当的反应。简单来说就是“理解他人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但是这种智能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宝宝生命的早期,成人需要善于发现并有意识地发展宝宝的人际交往智能,帮助他学会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莱金·菲利普斯认为,许多儿童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生命的早期没有学会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从而也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别人交往。
让宝宝从小学会与人交往的智慧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人际关系代表着人的心理适应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人际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让宝宝从小学会与人交往的智慧,将帮助宝宝快乐地成长,而且这种体验将使宝宝受益一生。
但良好的人际社会智能并非天然形成,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让宝宝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的智慧。
进行丰富多彩的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为宝宝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研究表明:儿童在角色游戏中的合作越多,在学前期受到同伴的认可就越多。
游戏1: “医生阿姨、护士姐姐”(适合2~4岁宝宝)
道具:白色的衣服,玩具娃娃,听诊器等玩具。
玩法步骤:1.和宝宝一起换上白色的衣服,一个做医生,一个做护士;2.假装玩具娃娃生病了,医生给它看病、护士照顾它;3.让宝宝了解医生和护士的职业和工作,并让他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
目的:让宝宝学会倾听与表达,学会同情、关爱和相互帮助,能够向他人学习,愿意分享与交流,可能逐渐学会协商与合作。通过游戏,宝宝还可学会解决诸如角色分配、工作安排、工具使用与分配等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也充分证明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
游戏2:学会求助
目的:让宝宝学会在困难的时候求助别人,并学习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内容:
1.准备一些宝宝在不同情境中产生困难的图片,如东西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宝宝饿了,想吃东西;宝宝系不上鞋带、扣不上身后的衣服扣子等等。
成你,你会如何来求助。
积极的人际关系环境是指在家庭或周围的邻居间充满温馨快乐的氛围,养育者能用口头、表情和肢体语言来鼓励支持宝宝。在这样的人际关系环境中,宝宝会耳濡目染,感受到更多的积极情感,长此以往,宝宝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别人,特别是小伙伴。
另外,应有意识地培养宝宝的社交礼仪。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外面,都要提醒宝宝向别人问好;当接受了别人的服务或好意后,都要表示感谢。让这样的问候和感恩成为宝宝的一种习惯,慢慢的宝宝就会很自觉地打招呼和说谢谢了,而这正是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人际交往能力是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儿童早期的人际交往技能、交往状况会深深影响其未来的人际关系、自尊,甚至幸福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宝宝学会这项终身受益的本领而多多贡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