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音乐初体验
(2011-06-29 10:22:03)
标签:
育儿 |
撰文/李亚娟(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音乐智能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对宝宝进行音乐智能的培养,能够锻炼他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陶冶情感,激发创造性。
音乐让宝宝更聪明
接受艺术方面的学习,不是为了成为艺术家,而是为了受到更好的教育。按照美国教育家伽德纳的说法,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种智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学习音乐能帮助我们提高非音乐方面的智能,当智能的各个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了,自然也可以说音乐让宝宝更聪明。
6策略提升宝宝的音乐智能
在影响宝宝发展的众多家庭因素中,妈妈是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因素。
·你对音乐的热情很重要
你不必是演奏家,也不必请一支弦乐团在家里练习。但是,你的一个简单的哼唱都会给宝宝留下印象。你的形体语言、口头表述、行动或者对音乐的关注,对宝宝来说都有很强的说服力。所以,你要做好榜样,表现出对音乐的热情关注。
·使家庭沐浴在轻松的音乐中
在家中,播放一些音乐作为背景,让宝宝在无意识中上了一堂音乐课。环境中的音乐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宝宝很好地领会音乐的基本要素,并将这些要素融入到他的概念中。
·与宝宝一起倾听音乐
选一段自己真正喜欢的简短音乐,时间不要太长,和宝宝一起聆听,并把你对音乐的感受说出来,传达给宝宝的是你对音乐的热爱,不要管对错,关键是表达自己的感情。
·扩展宝宝的音乐空间
不要只根据自己的喜好向宝宝灌输某一特定风格的音乐。虽然0~3岁的宝宝还很小,但是他的接受能力往往是多通道的。宝宝应该探索整个音乐世界,尤其是那些你也不熟悉的音乐风格,就像吃饭要有一个平衡的饮食结构一样。
·与宝宝一起快乐舞蹈
音乐和舞蹈是结合在一起的。宝宝的许多思想都是通过动作来表现,如果只让他听,没有动作来表现,那是一种限制。和宝宝一起跳舞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上面,让他感到音乐能够使自己更快乐。
·与宝宝一起感受现场音乐
这对于一部分家庭是可以实现的。3岁前的宝宝虽然还小,但是没有什么可以和经历、感受现场音乐相提并论。演奏者、乐器、观众、灯光……这些都能让宝宝激动不已。如果能在保证宝宝不会太影响其他人欣赏音乐的前提下,带宝宝看一些音乐演出将是愉快的体验。
音乐智能小游戏
游戏1:你听到了吗
目的:培养聆听的能力;增强声音与视觉图像相连结的能力。
内容:
⒈ 预先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用录音机录下来,例如:电梯声、滴水声、时钟声、狗叫声、汽车嗽叭声、羊叫声、音乐声等,并自制这些声音的图卡,例如公共汽车、闹钟、小狗等。
⒉ 将图片发给宝宝,告诉宝宝“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录音,你觉得听到的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你就把这种东西的图片找出来给我看”。然后放录音,请宝宝听。
⒊ 每放完一种声音就问宝宝,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请宝宝把该物品的图片拿出来。宝宝做对了,家长就要给予表扬。
游戏2:会唱歌的身体
目的:培养宝宝对创作音乐的兴趣;学习运用自己的身体制造声音。
内容:
⒈ 给宝宝播放歌曲《拍拍手、踏踏脚》,告诉宝宝通过人的身体各部位的不同运动就可
以发出不同的声音,除了刚才歌曲里双手对拍、脚踏地的声音之外,人的身体还可以发出其它很多声音。然后请宝宝来举例。
⒉ 让宝宝闭上眼睛,然后家长用身体的某一部位发出声音,如喘气声、喝水声、拍手的声音、咳嗽的声音、跺脚的声音……
⒊ 家长发完声音,请宝宝睁开眼,猜一猜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并让宝宝模仿。
⒋ 将身体发出的各种声音用录音机录下来,以后可以不断地往里添加新的声音,最后制作成一盘名为“会唱歌的身体”的音乐磁带。
优美乐曲爱心推介
·中国古典音乐
《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阳春白雪》……
·轻音乐
舒伯特、柴可夫斯基等作曲家的小夜曲,非常适合宝宝聆听。
·中外著名音乐作品或其中的片段
巴赫的钢琴曲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有人说巴赫的音乐就像妈妈的手,能够抚平心里的躁动,让宝宝平静。
海顿的交响曲。经过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的验证,正在哭泣的婴儿听到这样的音乐会停止哭泣,慢慢平静下来。
还有《牧童短笛》(贺绿汀曲);《瑶族舞曲》;《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曲)等。
·专门为儿童创作的简单器乐曲
如《小鸟》(罗忠熔曲);《扑蝴蝶》(丁善德曲);《青蛙合唱》(汤普森曲);《雪花飞舞》(德彪西曲);《小士兵进行曲》(舒曼曲);《动物狂欢节组曲》(圣桑)等。这些音乐有利于激发宝宝的兴趣,还能够用动作表现出来。
·歌曲改编的器乐曲
如《小白船》(根据朝鲜族童谣改编);《茉莉花》(根据江苏民歌改编);《海滨之歌》(根据日本民歌改编);《森吉德玛》(贺绿汀根据蒙古民歌改编)等,有利于宝宝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