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贝腹泻防护手册

(2011-06-13 08:54:13)
标签:

育儿

撰文/徐灵敏(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

 

妈妈求助:宝宝上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这段时间腹泻不断,思密达、妈咪爱也不起作用,不知道该怎么办!

 

{专家的话}:宝宝腹泻的病因分感染和非感染两类因素,且非感染因素占多数。

感染因素:由肠道内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非感染因素:多与饮食有关,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喂养不当引起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如喂养不定时,饮食量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过早喂给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品和果汁,特别是含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另外,肠道刺激物(调料、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也会引起腹泻。

·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豆浆)过敏而引起腹泻。

·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腹泻。

浩宇的腹泻应该就是由于添加辅食、突然改变食物品种造成的。

 

腹泻应对策略

治疗宝宝腹泻的关键因素是查明病因、准确诊断,感染性腹泻则针对病原体抗感染,非感染性腹泻多数需要调整饮食和胃肠功能治疗。

浩宇是开始添加辅食后出现的腹泻,在排除感染性腹泻后,应从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寻找原因。

辅食是乳类和代乳品以外的食品,随着婴儿的长大,在46个月时单纯母乳和配方奶粉已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要,因此须逐步添加辅助食品以补充营养成分的不足。

辅食添加的目的是:增加营养以满足迅速的生长发育,并为断奶做准备。

辅食添加原则

根据婴儿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的成熟情况,循序渐进添加辅食,不能随心所欲或急于求成,否则易引起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

由少到多:使婴儿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添加蛋黄,由1/4个开始,无不适则2~3天后增至1/31/2个,逐渐加到1个。

由稀到稠、泥状-糊状-固体状递进,如从米汤开始到稀粥,渐增稠到软饭。

由细到粗:如添加绿叶菜,从菜水到菜泥,乳牙萌出后可试食碎菜。

由一种到多种: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不能同时添加几种,有助了解婴儿是否出现食物过敏。

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新的辅食,患病时暂停。

    附表 辅食添加的顺序

月 龄

食物种类

供给的营养素

46个月

米糊、乳儿糕、营养米粉等

蛋黄、鱼泥、豆腐、动物血

果汁、水果泥、菜泥

增加热量

动物蛋白质、铁、维生素

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

79个月

粥、烂面、饼干

蛋、鱼泥、肝泥、肉末

水果、菜末、豆腐、植物油

补充能量

动物蛋白、铁、维生素、矿物质

植物蛋白、脂肪、维生素、膳食纤维

1012个月

软饭、挂面、馒头、面包

水果、碎菜

豆制品、蛋、鱼肉、碎肉、油

补充能量

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

蛋白质、脂肪

 

BB腹泻的预防手册

    1.合理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每次限一种,逐步增加,避免夏季断奶。人工喂养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代乳品。恰当调整饮食: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宝宝大便恰当调整饮食,如当宝宝的大便臭味明显,提示宝宝饮食中蛋白量多了,需要减少奶量或将奶冲稀;若宝宝大便中泡沫增加提示宝宝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多了,需要减少淀粉类的食物;当宝宝大便发亮或呈奶油状,提示宝宝饮食中脂肪多了,应减少油脂类食物。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严格水源和食品卫生管理,做好食品、奶具、食具、尿布、便器、玩具等的清洁消毒,饭前便后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对宝宝的食物如果能够加热,最好进行加热,达到细菌和病毒的作用。

·瓜果等如果可以用开水冲烫的,如苹果、犁、橙等,最好先洗净,再开水冲烫,然后削皮给孩子吃;如果不可以用开水冲烫的,则清洗的时间要长一些,并用凉开水浸泡20分钟后给孩子食。

·宝宝衣服要注意晒太阳和勤洗,玩具定期消毒清洗。

    3. 腹泻初期服用补液盐

食欲不振和腹泻初期应减少奶或其他食品摄入量,以水代替,最好用补液盐配成饮料口服。

    4.不应给宝宝服用不适当的药物

对于生理性腹泻患儿不应给予不适当的药物治疗,或者是由于小儿便次数多而怀疑其消化能力,不按时添加辅食。

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对于即使没有消化道症状的婴幼儿,在因败血症、肺炎等肠道外感染必须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时,亦应加用微生态制剂,防止由于难治性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

    5.感染性腹泻患儿要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感染性腹泻患儿,尤其是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轮状病毒肠炎的传染性强,集体机构如有流行,应积极治疗患儿,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轮状病毒肠炎流行甚广,接种疫苗为理想的预防方法,口服疫苗已见诸报道,保护率在80%以上,但持久性尚待研究。

    6.气候变化时,避免过热或受凉,居室要通风。

 

 

    更多育儿文章请登录亲子杂志社的官方网站——中国亲子网,www.qinzi.com.cn。谢谢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