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隆兴寺之梁思成文物保护史迹展

标签:
建筑历史旅游文化杂谈 |
分类: 华北.京津冀蒙晋古迹 |
隆兴寺是座千年古刹,也是一座古代文化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如同一颗颗耀耀闪光的明珠。显示着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以强大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随着岁月的流逝,其艺术之光将更加绚丽多彩。参观完正定隆兴寺九绝:双龙照壁,摩尼殿,倒座观音,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千手千眼观音,龙藏寺碑,康熙乾隆碑亭,以及海内孤例铜铸御制毗卢佛。在隆兴寺东部的方丈院有15年刚开馆的梁思成文物保护史迹展。我作为业余的古建爱好者,必须前去膜拜梁公——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梁思成先生。
梁思成文物保护史迹展馆就坐落在隆兴寺东路的方丈院。方丈院历史上曾是隆兴寺方丈的起居之所,1933年4月,梁思成首次调查正定古建筑时曾暂居于此。

方丈院内的雨花堂、北正房和东、西厢房四座单体建筑被精心设计为四个展厅。展馆内既有梁思成成长以及求学历程的展示,也有他先后踏遍全国15个省200多个县的重大考察发现。其中,梁思成三赴正定考察的成果展最引人注目。

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大师,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梁思成及其夫人林徽因等同仁们实地调查了全国2000多处古建筑,足迹遍布全国15个省,近200个县市,并主持编写了《中国建筑史》,为我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梁思成文物保护史迹展共有四个展厅:其中第一展厅,即雨花堂,主要展示梁思成先生的出身及求学经历;第二展厅,即东厢房,主要展示先生在全国开展古建调查的经历和在正定调查时的起居情况;第三展厅,即正房,主要展示先生在正定开展古建筑调查的情景;第四展厅,即西厢房,主要展示在先生古建筑保护精神指引下,全国各地文物保护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




1933年至1963年,梁思成先后三次来正定考察古建筑,以大量的图片、文字和图纸记录了正定在那时的古建筑真实状况,尤其是他撰写的《正定调查纪略》,更为正定的文物保护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梁思成在正定考察时,对正定的古建筑进行了大量的测绘和拍照,并解决了一些存在争议的古建筑断代问题,肯定了隆兴寺摩尼殿、开元寺钟楼、文庙大成殿等一批古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梁思成的三次正定之行,对正定这些古建筑的建造年代、构造形制、艺术价值作了科学的评价,为正定的古文物保护、修缮和评介提供了权威的不可移易的依据。

“越过没有地板的梯台,再上大半没有地板的楼上,发现藏殿上部的结构,有精巧的构架,与《营造法式》完全相同的斗拱,和许多许多精美奇特的构造,使我们高兴得发狂。”这是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中的记述,现在已被做成展板清晰地展示出来。









梁思成文物保护史迹展馆就坐落在隆兴寺东路的方丈院。方丈院历史上曾是隆兴寺方丈的起居之所,1933年4月,梁思成首次调查正定古建筑时曾暂居于此。

方丈院内的雨花堂、北正房和东、西厢房四座单体建筑被精心设计为四个展厅。展馆内既有梁思成成长以及求学历程的展示,也有他先后踏遍全国15个省200多个县的重大考察发现。其中,梁思成三赴正定考察的成果展最引人注目。




梁思成文物保护史迹展共有四个展厅:其中第一展厅,即雨花堂,主要展示梁思成先生的出身及求学经历;第二展厅,即东厢房,主要展示先生在全国开展古建调查的经历和在正定调查时的起居情况;第三展厅,即正房,主要展示先生在正定开展古建筑调查的情景;第四展厅,即西厢房,主要展示在先生古建筑保护精神指引下,全国各地文物保护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





1933年至1963年,梁思成先后三次来正定考察古建筑,以大量的图片、文字和图纸记录了正定在那时的古建筑真实状况,尤其是他撰写的《正定调查纪略》,更为正定的文物保护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梁思成在正定考察时,对正定的古建筑进行了大量的测绘和拍照,并解决了一些存在争议的古建筑断代问题,肯定了隆兴寺摩尼殿、开元寺钟楼、文庙大成殿等一批古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梁思成的三次正定之行,对正定这些古建筑的建造年代、构造形制、艺术价值作了科学的评价,为正定的古文物保护、修缮和评介提供了权威的不可移易的依据。

“越过没有地板的梯台,再上大半没有地板的楼上,发现藏殿上部的结构,有精巧的构架,与《营造法式》完全相同的斗拱,和许多许多精美奇特的构造,使我们高兴得发狂。”这是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中的记述,现在已被做成展板清晰地展示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