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隆兴寺之摩尼殿

标签:
佛学建筑历史旅游文化 |
分类: 华北.京津冀蒙晋古迹 |
隆兴寺现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最高的是摩尼殿。建于北宋皇柏四年(公元1052年)。大殿建在1.2米高的台基上,殿面阔、进深皆七间,重榴歇山顶。
摩尼殿建于宋仁宗元年(元公元1052年),重塘歇山顶,平面布局呈十字形,四面正名五花大阁殿。象这样的巧妙布局建筑特点,在国内,为一孤例。摩尼殿内正中须弥台上,有五尊金装异彩的佛像,中央是释迦牟尼说法坐像。左侧站着弟子迦叶,象一位严肃的老僧;右侧站着弟子阿难,文静温顺,象是一位善人。这三尊佛像都是宋代原塑,实属珍品。在坐像两旁以璎珞宝珠,飞天彩带为装饰的文殊、普贤这两尊佛像都是明代补塑的。摩尼殿经1977年至1980年补修后,气魄更加朴实端庄,古老殿阁,再现青春光采。

摩尼殿门前的石香炉雕佛像天王与仰莲瓣,斗栱雄大,高近柱之一半。
摩尼殿北立面。
奇特的是,正方形殿身每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十字形。明、清两代虽进行过修葺,但主要结构仍与宋《营造法式》相近,其总平面至今仍保存了宋代风格,摩尼殿独特的建筑为海内孤例。

由于殿身和四抱厦的整体组合,大殿外观重叠雄伟。对此,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大加赞赏:“这种的布局,我们平时除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在宋画里见过;那种画意的溉洒、古劲的庄严,的确令人起一种不可言喻的感觉,尤其是在立体布局的观点上,这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梁思成《正定调查记略》
梁思成先生绘隆兴寺之摩尼殿图。

“与《营造法式》完全相同的斗拱,和许多许多精美的构造,使我们高兴到发狂。”———梁思成



摩尼殿的主体是一座进深七间,面阔七间的正方形殿堂,总面积达400多平方米。摩尼殿中的壁画、彩塑同样十分珍贵,其内容涉及有佛传故事、二十四尊天、四十八愿、西方胜境等。摩尼殿殿堂中央为一正方形内槽,这使得殿堂中呈“回”字形。在面南的壁上,为宋塑释迦牟尼和迦叶、阿难二弟子及明塑以璎珞宝珠,飞天彩带为装饰文殊、普贤二菩萨塑像。塑像高大、雄浑,气度不凡。东西两侧及大殿四周,除内槽东、西扇面墙内壁的“十二圆觉菩萨”和“八大菩萨”为清代绘制外,其余皆绘有明代成化年间所绘的壁画,场面宏大,四抱厦绘有佛教天神“二十四尊天”;檐墙内壁采用“分幅兼通景”的布局,生动地描绘了释迎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磐整个过程,称“释氏源流”。内槽东西扇面墙外壁分别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画面长9.36米,高7米,构图宏伟。设色浓艳。
壁画笔法精细,线条流畅,神态生动,可惜的是很多已经脱落,令人深感遗憾。




保存较好的“西方胜景”,以西方三圣一弥陀、观音、大势至为中心绘佛、菩萨、罗汉、乐伎、圣众400余身。作者依据佛教经典,以丰富的想象和绝妙的技法把虚无漂纱的“西方极乐世界”刻画得活灵活现,加上沥粉贴金的艺术处理,更显得富丽堂皇、气势恢宏。整个殿内壁画以青绿色为主,间有沥粉贴金,人物众多且造型准确,笔法精细,线条流畅,神态生动,为壁画珍品。可惜的是很多已经脱落,令人深感遗憾。

“西方胜景”





摩尼殿东侧



广长妙谛。


摩尼殿建于宋仁宗元年(元公元1052年),重塘歇山顶,平面布局呈十字形,四面正名五花大阁殿。象这样的巧妙布局建筑特点,在国内,为一孤例。摩尼殿内正中须弥台上,有五尊金装异彩的佛像,中央是释迦牟尼说法坐像。左侧站着弟子迦叶,象一位严肃的老僧;右侧站着弟子阿难,文静温顺,象是一位善人。这三尊佛像都是宋代原塑,实属珍品。在坐像两旁以璎珞宝珠,飞天彩带为装饰的文殊、普贤这两尊佛像都是明代补塑的。摩尼殿经1977年至1980年补修后,气魄更加朴实端庄,古老殿阁,再现青春光采。


奇特的是,正方形殿身每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十字形。明、清两代虽进行过修葺,但主要结构仍与宋《营造法式》相近,其总平面至今仍保存了宋代风格,摩尼殿独特的建筑为海内孤例。

由于殿身和四抱厦的整体组合,大殿外观重叠雄伟。对此,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大加赞赏:“这种的布局,我们平时除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在宋画里见过;那种画意的溉洒、古劲的庄严,的确令人起一种不可言喻的感觉,尤其是在立体布局的观点上,这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梁思成《正定调查记略》

梁思成先生绘隆兴寺之摩尼殿图。

“与《营造法式》完全相同的斗拱,和许多许多精美的构造,使我们高兴到发狂。”———梁思成



摩尼殿的主体是一座进深七间,面阔七间的正方形殿堂,总面积达400多平方米。摩尼殿中的壁画、彩塑同样十分珍贵,其内容涉及有佛传故事、二十四尊天、四十八愿、西方胜境等。摩尼殿殿堂中央为一正方形内槽,这使得殿堂中呈“回”字形。在面南的壁上,为宋塑释迦牟尼和迦叶、阿难二弟子及明塑以璎珞宝珠,飞天彩带为装饰文殊、普贤二菩萨塑像。塑像高大、雄浑,气度不凡。东西两侧及大殿四周,除内槽东、西扇面墙内壁的“十二圆觉菩萨”和“八大菩萨”为清代绘制外,其余皆绘有明代成化年间所绘的壁画,场面宏大,四抱厦绘有佛教天神“二十四尊天”;檐墙内壁采用“分幅兼通景”的布局,生动地描绘了释迎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磐整个过程,称“释氏源流”。内槽东西扇面墙外壁分别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画面长9.36米,高7米,构图宏伟。设色浓艳。

壁画笔法精细,线条流畅,神态生动,可惜的是很多已经脱落,令人深感遗憾。




保存较好的“西方胜景”,以西方三圣一弥陀、观音、大势至为中心绘佛、菩萨、罗汉、乐伎、圣众400余身。作者依据佛教经典,以丰富的想象和绝妙的技法把虚无漂纱的“西方极乐世界”刻画得活灵活现,加上沥粉贴金的艺术处理,更显得富丽堂皇、气势恢宏。整个殿内壁画以青绿色为主,间有沥粉贴金,人物众多且造型准确,笔法精细,线条流畅,神态生动,为壁画珍品。可惜的是很多已经脱落,令人深感遗憾。

“西方胜景”





摩尼殿东侧


北侧。四面抱厦有门窗,仅有栱眼壁略通光线,故殿内采光通风欠佳。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配置复杂。立体结构重叠雄伟,富于变化,在我国现在古代早期建筑中实属罕见。利用了建筑体量大小和院落空间的变化,轴线虽长而不觉呆板。

广长妙谛。

檐柱用材粗大,有侧脚及生起。

转角铺作仰视图。
转角铺作,耍头斫成昂嘴形,呈重昂之状。耍头粗长,北宋年的样子。灵巧的木构和优美的线条,别具匠心。
补间铺作大而复杂。 以用45°斜栱, 出两跳。柱头铺作单抄单昂偷心造。

转角铺作仰视图。阑额上已有普拍枋,阑额端部做卷云头式样。补间铺作以用45°斜栱。额阑、普柏枋、撩檐枋皆出头。

转角斗栱内部。直棂窗

叉手、蜀柱,云纹驼峰。


摩尼殿北立面。

小资料:摩尼殿与梁思成
一位世界级建筑大师,能在不同年代,对一座殿堂进行四次探访,那座建筑的价值自是可想而知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城中有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兴寺,其寺内的摩尼殿,与我国古建泰斗梁思成先生就有这样一段非比寻常的情缘。
1933年4月,时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的梁思成,慕名来到正定,“虽在兵荒马乱之中,时间匆匆,但收获却意外的圆满”。他对隆兴寺摩尼殿十字形平面建筑格局、四面各出一歇山式抱厦惊叹不已,称“只在宋画里见过”。“与《营造法式》完全相同的斗拱,和许多许多精美的构造,使我们高兴到发狂。”
梁先生第二次考察摩尼殿,是在当年的11月,他携夫人林徽因女士一同详细地校正了旧时图物,并做了细致测量,称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里也是别开生面。”在以后的著述和教学中,梁先生将摩尼殿作为实物中罕见珍例,列入《历代木构殿堂外观演变图》,使这一生动典范永载建筑史。
1952年,出任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教授,专门利用暑假来到正定,历时一个多月,绘制摩尼殿整个建筑结构。他不顾酷暑,早出晚归,图形绘了几大本。人们说,梁教授你可真下得辛苦啊!梁先生却指着大殿斗拱说:“我这辛苦算得了什么,绘制祖先的神妙结构也算一种幸福。绘制下来,保存下来,为后人,为保存国宝出一份力,也是作为现代中国人的一份荣耀啊!”
梁先生第四次探访摩尼殿是在1963年,此时,作为建国十周年北京十大建筑总设计师的他已是桃李满天下。至于摩尼殿的建筑年代,历史文献均无记载,梁先生根据建筑形制反复深思后提出,摩尼殿可能建于宋仁宗年间1050年左右。大师毕竟是大师,梁先生当时的判断与其后大修时发现的多处墨书题记正相吻合——摩尼殿始建于北宋仁宗皇祐四年,即公元1052年。


补间铺作大而复杂。


转角斗栱内部。直棂窗



摩尼殿北立面。

小资料:摩尼殿与梁思成
一位世界级建筑大师,能在不同年代,对一座殿堂进行四次探访,那座建筑的价值自是可想而知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城中有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兴寺,其寺内的摩尼殿,与我国古建泰斗梁思成先生就有这样一段非比寻常的情缘。
1933年4月,时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的梁思成,慕名来到正定,“虽在兵荒马乱之中,时间匆匆,但收获却意外的圆满”。他对隆兴寺摩尼殿十字形平面建筑格局、四面各出一歇山式抱厦惊叹不已,称“只在宋画里见过”。“与《营造法式》完全相同的斗拱,和许多许多精美的构造,使我们高兴到发狂。”
梁先生第二次考察摩尼殿,是在当年的11月,他携夫人林徽因女士一同详细地校正了旧时图物,并做了细致测量,称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里也是别开生面。”在以后的著述和教学中,梁先生将摩尼殿作为实物中罕见珍例,列入《历代木构殿堂外观演变图》,使这一生动典范永载建筑史。
1952年,出任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教授,专门利用暑假来到正定,历时一个多月,绘制摩尼殿整个建筑结构。他不顾酷暑,早出晚归,图形绘了几大本。人们说,梁教授你可真下得辛苦啊!梁先生却指着大殿斗拱说:“我这辛苦算得了什么,绘制祖先的神妙结构也算一种幸福。绘制下来,保存下来,为后人,为保存国宝出一份力,也是作为现代中国人的一份荣耀啊!”
梁先生第四次探访摩尼殿是在1963年,此时,作为建国十周年北京十大建筑总设计师的他已是桃李满天下。至于摩尼殿的建筑年代,历史文献均无记载,梁先生根据建筑形制反复深思后提出,摩尼殿可能建于宋仁宗年间1050年左右。大师毕竟是大师,梁先生当时的判断与其后大修时发现的多处墨书题记正相吻合——摩尼殿始建于北宋仁宗皇祐四年,即公元1052年。
前一篇:正定隆兴寺之双龙照壁
后一篇:正定隆兴寺之摩尼殿倒坐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