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蔬菜的传说

标签:
健康蔬菜选购烹饪剩菜 |
关于蔬菜的传说
http://s9/bmiddle/3e54e302gdab17fc00dc8&690
经常去菜市场买菜,或者与亲朋好友拉家常,你可能会思考,到底怎样挑选蔬菜最科学呢?什么样的蔬菜是安全的呢?怎么做菜才能最大程度的保留营养成分,而又不造成油盐超标呢?这些问题看似平常,却蕴含着深厚的科学道理。
这些年我们迷恋的买菜误区
http://s8/bmiddle/3e54e302gdab181717037&690
1 有虫眼的蔬菜农药残留少
为了吃上无农药残留的蔬菜,很多消费者喜欢购买有虫眼的绿叶菜、豇豆,认为这样的蔬菜肯定没有打农药。
我们建议,不要迷信有虫眼的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用肉眼看不出来,只能靠科学检测,有没有虫眼不是衡量是否用了农药的标准。因为消费者买了有虫眼的蔬菜后,基本上在菜里没有发现过虫子,菜农不会人工捉虫,因此,一般都是发生虫害后被农药给除掉了。
2 买菜就买最“上相”的
在购买蔬菜时,一些看上去有点歪瓜裂枣的蔬菜没准比那些个大、鲜艳的同类还要健康。
我们建议,买蔬菜别一味图“漂亮”,不要太贪图外观,买个头、外形较普通的即可。因为滥用激素、农药的蔬菜的外形通常会有所改变,例如体积过大、颜色怪异的番茄、土豆、黄瓜等。洋葱、茴香、香菜、辣椒等由于味道特殊,通常虫害较少、农药残留较少,购买时不用过于担心。还有一个原则是,尽量选有产地、有标志的优质蔬菜。优质蔬菜鲜嫩,外形饱满,表面润泽光亮,无黄叶,无伤痕,无病虫害,无烂斑。
3蔬菜最好现吃现买
很多消费者认为,吃蔬菜图的就是个新鲜,应该现吃现买。但专家称,蔬菜买回家别着急吃,放几天吃,会更安全。为了守住“安全间隔期”这条准则,消费者不妨留个心眼,多给买回的蔬菜制造几天“安全期”。
专家提醒,在温度较低、蔬菜不易腐烂的秋冬季节,蔬菜水果买回家后不妨在自然流通的空气中放上几天,尤其是卷心菜、大白菜、韭菜这类绿色蔬菜,可以加速残留农药的自然分解,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很多蔬菜在外面放上几天也不会腐坏,可以多用此方法。而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如果担心腐烂,可以放在空间较大的冰箱里冷藏几天,只要保持内部空气流通,也能帮助残留农药的挥发。
做菜讲究什么?
http://s15/mw690/3e54e302gdab18b87f28e&690
下面按照做菜步骤一一列举。
1 洗菜
建议使用小苏打水洗菜,相比清水、盐水而言,这种方法去除农药残留的效果最好。
2 切菜
之所以先洗菜,再切菜,就是为了将维生素C及其他易氧化的营养物质的损失降到最低。
3 沸水焯菜
主要有两点考虑:去除草酸、植酸,利于钙铁锌吸收;入味更快,减少烹调时间,对于烹调时间有限者非常有利,甚至水焯之后,直接可以凉拌。
4 炒菜
热锅凉油,有效减少多环芳烃及反式脂肪酸的产生,避免由于油温过高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开汤下菜及急火快炒,减少蔬菜高温烹调时间,减少维生素C的流失;炒熟即食,临出锅前,灭火加少许盐,这时盐分都处于蔬菜表面,可以有效减少盐的使用量,尽早吃掉现炒的菜,就能最大可能的让身体吸收营养物质。
剩菜怎么处理?
http://s13/mw690/3e54e302g7c44f51cb06c&690
谈“亚硝酸盐”色变
蔬菜本身含有较高的硝酸盐,担心被细菌中的硝酸还原酶还原成为亚硝酸盐,过量时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实际上被媒体爆炒“超标”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是相当低的,完全构不成安全顾虑。实验室测定表明,如果烹调后不加翻动,放入4℃冰箱,菠菜等绿叶菜24小时之后亚硝酸盐含量约从3mg/kg升到7mg/kg。仍然是个很低的量,和网上报道的数据基本一致。人体吃0.2g亚硝酸盐便可能发生中毒,需要吃近30kg的隔夜菠菜才行,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吃半斤菠菜完全无需担心。
为避免安全问题,我们只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冰箱冷藏。为避免硝酸盐产生,如果估计一顿饭吃不了这么多,那么久在饭前将一部分放入冰箱4-6℃冷藏,可以避免亚硝酸盐的产生及细菌的繁殖。
加热再吃。次日,将冰箱内的剩菜重新加热至100℃,几分钟即可杀灭某些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蔬菜不适合长时间的加热,可以用蒸锅来蒸,传热效果比用锅直接加热更好,且营养素损失较少。
尽快吃完。避免反复加热剩菜,最多保存一餐时间,也就是上顿的剩菜最好在这顿就吃完。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
亚洲運動健康管理學院
运动营养师 陈成亮
TEL:15510209778
QQ:554099721
(原创博文,转载请电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