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bmiddle/3e54e302td03bcd8b6765&690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见到步履蹒跚、行走缓慢的老人,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老年人的这种状态是很正常的。但实际上,这些是肌肉衰减的表现。
少肌症需要高度重视
骨骼肌量逐渐减少,肌力逐年下降,并逐步发展到难以站起、平衡障碍、极易摔倒骨折等情况,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风险。
少肌症的概念最早由欧洲专家提出,随即在世界各地引发讨论热潮,成为目前老年医学营养的国际研究热点之一。老年人在肌肉衰减的同时常伴随肌肉衰减性肥胖,同时,肌肉衰减征还是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种方法诊断肌肉衰减综合症
一项调查显示:人过了50岁后骨骼肌量平均每年减少1%~2%;60岁以上估计30%;80岁以上约丢失50%;而当肌肉减少30%,将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
通过三个方法诊断肌肉衰减综合症:骨骼肌量的检测、骨骼肌力量测量、骨骼肌功能检测。
骨骼肌量的检测
包括CT、MRI;双能X线吸收谱(DXA
);生物电阻抗法;相对骨骼肌质量指数(RSMI)。RSMI=四肢骨骼肌量(kg)/身高(m)2,RSMI:男性<7.26kg/m2、女性RSMI<5.45kg/m2可诊断为少肌症;男性身体脂肪含量在10-22%、女性身体脂肪含量在20-32%是对健康有益的。
骨骼肌力量测试
常采用测量握力:男性<30kg,女性<20kg;
骨骼肌功能检测
常规步速、分钟行走、定时起立走、简短体能测试等。
“运动+营养+睡眠”是健康之本
抗阻训练
抗阻训练是利用器械或者身体自身重量与骨骼肌力量进行对抗,达到刺激肌肉生长、保持肌肉体积的效果。具体运动处方如下:
运动频率(Frequency):≥2次/周
运动强度(Intensity):在0-10分量表中,采用中等(5-6分)到较大强度(7-8分)之间的强度。注:0分相当于坐姿用力程度费力程度,10分相当于竭尽全力。
运动类型(Type):渐进式负重运动项目或承受体重的软体操(对8-10个大肌肉群进行训练,每组重复10-15次)、爬楼练习或其他大肌肉群参与的力量训练。
运动时间(Time):每次抗阻训练时间要达到30分钟。
合理营养
中老年人以增肌健康为目的,只需保持平衡膳食即可。配合抗阻训练,重点注意优质蛋白质的摄入,由于肌肉的成分是蛋白质,而优质蛋白质与人体肌肉的氨基酸组成、比例非常接近,对于肌肉合成效果最好。
里脊、鸡胸、鱼肉、脱脂牛奶、豆腐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但是这些食物的吸收和利用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而肌肉合成速率在抗阻训练后45分钟内是最高的,所以在训练后45分钟的敏感期要补充吸收利用速度最快的蛋白质——乳清蛋白,每次可补充20-30克乳清蛋白,对预防少肌症效果最佳;同时,为了为肌肉合成营造良好的激素环境,采取适当高GI值的碳水化合物,如白面包等,提高胰岛素水平,促进肌肉蛋白的合成。
训练之后的正餐,可以适当增加上述食材的摄入量,注意烹饪方法尽量用蒸、煮、炖的方法,控制盐分加入量。含锌、镁较高的蔬菜可以适当增加,比如深绿色野菜,因为这两种元素可以促进肌肉蛋白合成。
良好睡眠
此外,训练后当晚注意早睡,在11点之前入睡,熟睡后2小时,生长激素水平达到高峰,有助于肌肉蛋白质的合成。如果熬夜或者晚睡,效果大打折扣。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
亞洲運動健康管理學院
高级运动营养师 陈成亮
新浪微博@陈成亮健康管理
(若转载,请联系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