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丘吉尔名言引发重温孟子名篇的人生知天命再感悟
昨天浏览朋友圈,偶然看到有朋友发的一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话:“只有各种逆境造成的刺痛,和早期受到的奚落和嘲弄的刺激,才能激发那种完成大业所需要的铁石心肠和经久不衰的智慧。”
看到丘吉尔的这句话,就想到了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名句。
这句话这是《孟子》最著名篇章之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内容: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篇文章是当年奇麟笔中学时代熟读背诵的课文,也是至今尚能牢记不忘的为数不多的几篇古文课文之一。
古今中外,激励人在逆境和痛苦中,不放弃希望,去发奋努力的名人名言有很多,可以举出的所谓励志成功的著名人物经典事例也有很多。
太史公受宫刑而作《史记》,在其《史记太史公
自序》中写到:“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去同时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千万不要被内心的苦恼和怀疑所击倒。”是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的“造就伟大”。
可能每个人在其人生旅途的不同阶段中,或多或少的都曾经有过,被这样一些苦难中愤发的励志内容教育激励的经历。
观人类历史与现实生活,天降大任者、贤圣与伟大者其实都只是少数派,而其中世俗所谓的励志有成的成功者其实就更少了。而人生的逆境及种种苦难与痛苦却往往是大多数普通人都要去真实面对的经历。
那些励志的语言与成功的故事并不是告诉我们在逆境和痛苦中去愤发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而是安慰引导我们在逆境和痛苦中不要放弃希望,不要放弃去努力。勇于面对人生的逆境和痛苦不放弃希望与努力,才有可能会多一点儿逆转的转机。
痛苦与希望同在本是人生相伴相生相依相携的宿命。
“在‘机器的节奏’愈来愈快速、‘生活的节奏’愈来愈紧张的异化世界里”,虽未立而惑,然已是知天命之年的奇麟笔,自晓乃凡俗庸碌之徒,不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之辈,不奢望刻求追寻什么宏愿与伟大,唯有尽力保持紧握这自幼小就喜爱的画笔,去不断笔耕涂画,以作凡尘修行,直至虚空归无,如此,也不枉过此蜉蝣一生吧。
除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余几篇不能忘记的古文课文是《陋室铭》《爱莲说》及《劝学》的片段。这些自少年学生时代铭记的中国传统启蒙读物,其实对奇麟笔的人生影响至深、至大,至今。哈哈哈。
2020 12 20
补记:有感而发,连夜撰小文抒怀,文毕又即兴创作哲学家尼采漫像一幅,至黎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