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分镜头本"(Storyboard,或称为"故事板")的工作实际是将纸上抽象地文字内容转化成将来具象画面内容的第一步,创作画面分镜头脚本的依照文字剧本的指示,在脑中转成画面在画在纸上。绘制画面分镜头剧本的目的就是把动画中的连续动作分解成以一个个镜头(1个Cut)单位,并在每镜头旁边标明本画面的角色的表演与运动、对白、特效等要求。最重要的每个镜头所经过的时间和镜头推拉摇移等要求,也都会写在分镜头上。
"画面分镜头本"创作是动画片前期创作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使用"画面分镜脚本"来创作动画片是由迪斯尼首创的工作方法,后来逐渐成为拍摄各类影视作品十分通行的很有价值的一种工作程序模式。
资料:1932年,迪斯尼制作了他的第一部全彩动画短片《花与树》(Flowers
and
Trees),为迪斯尼公司赢得一座奥斯卡金像奖。这是一项成功,迪斯尼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精通了全彩动画制片技术,于是,迪斯尼以这个成功作为基础,制作了更多彩色短片。
大约在1932年的同一个时候,迪斯尼开始一项新方法来准备情节:分镜脚本(
storyboard ),这是迪斯尼公司的一位漫画家韦伯·史密斯(Webb
Smith)从连环漫画获得灵感,而发展出来的方法。迪斯尼的动画短片包括了彩色、声音、歌舞,因此,制作这些东西并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变成相当繁杂累人的工作,有了分镜脚本,艺术家们便可以事先把每一场景绘制出来,并把它们依照顺序钉在分镜脚本板上。这就好像是报纸上的连环漫画—史密斯和迪斯尼都是从这个行业起家的,因此,迪斯尼等于是把旧技艺应用于动画影片的制作上。
突然之间,一个复杂的故事剧情变得很容易处理,这也代表动画片的情节可以变得更复杂。迪斯尼使用分镜脚本来制作的第一部动画短片是1933年推出的《诺亚方舟》(Father
Noah'sArk),1934年,迪斯尼写了一份备忘录,向全公司宣布这项方法,就在这一年,迪斯尼公司开始着手制作《白雪公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