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共读
(2022-07-19 22:15:41)分类: 我的学生 |
课间,我走进教室准备调试好下节课的PPT,发现坐第一排的孙晨希竟然端坐着,手里拿着书专心阅读着,时不时咧嘴笑着。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平时课间她要么在聊天说笑,要么在外面撒欢,要么在伏案写作业,今天竟然沉浸书海,与班级里的李祎晨等书虫一样了。
我走到她身边,和蔼地问她:“你在看什么书呀?这么好看,下课也不出去散散心。”
“《流鼻涕的秋天》!”孙晨希抬起头,迎着我目光,落落大方地回答。
“秋天能流鼻涕吗?能让我看看吗?” 好题文一半,特别的书名吸引了我。
小家伙爽快地把书递给了我。
我随即翻看这本书的故事梗概,原来“秋天”是一个同学的别号,真名叫“邱天”,取了他的谐音。作者蒋军晶是一位小学老师,这本书写的是两个老师对“秋天”的不同教育过程。再翻看正文第一页,“秋天打喷嚏还有个特点,酝酿的时间特别长,头往后仰,鼻子周围的肌肉迅速挤在一起……”哦,把“秋天”打喷嚏的细节写得太精彩了,太真实了,因为很多人打喷嚏都这样,但是很多作者不会这么细致的描写。
我一下子产生了兴趣,因为可以引导同学们学习写作文,摘抄这句话学以致用呀。更因为我也在写教育叙事故事,可以借鉴,获得启发。我有点爱不释手,余光发现孙晨希抬眼看着我,那眼神仿佛带着急切,我把书合拢递给她:“孙晨希,你看完了吗?”
“我早看完了,现在在看第二遍,太精彩了!”小家伙乐呵呵地说。
“你在看第二遍?”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发了我看这本书的强烈欲望,“能不能借给徐老师也看看!”
“徐老师,你先看吧,我第二遍可以以后看!”多么善良体贴的孩子。
上课的音乐响起了,同学们安静地端坐着。我把书拿起来给同学们看,大声表扬:“孙晨希能够静得下心来,课间在阅读《流鼻涕的秋天》,喜欢阅读真棒!”
“徐老师,我也看过这本书了!”李宛儒大声说。
“我也看过”“我也看过”……
我让看过的同学举手示意,哇,竟然有四十多位同学。作为语文老师欣慰之至,我班那么多同学爱上了阅读。怪不得,频频上演读书奇事,李宛儒的书被顾老师收了,因为她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侯思宇没吃饭先去图书馆借书了,因为他要抢借新书;陈佳奕“快乐morning”不在操场活动,因为她坐在小树林的长椅上看书;吴毓浩的书做操时掉在了地上,因为他口袋里藏着书……
“没有看过的同学,徐老师建议去买一本或者周三去图书馆借阅。”
下课了,我把这本书在办公室里向老师们推荐。吴老师介绍说,他同年级的儿子很喜欢看,竟然看了三遍,因为他儿子觉得这本书写的好像就是自己的校园生活,“秋天”好像就是自己班级的同学。我们的话题吸引了就要退休的颜老师,她也来了兴致要求先看看。于是她花了一下午把这本书看完了,大发感慨说写得真好,语言很朴实,事件真实,写的就是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校园故事,她对充满爱心的路老师印象深刻。
颜老师的话更激发了我的阅读欲望。下班回到家,匆匆扒了几口饭,赶紧拿起书阅读起来,我用了四个小时把书看完了。写得真的很好,我是有代入感的,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那些学校的场景,作为老师是感同身受。不过,写殷老师对待秋天很具体,但是路老师充满爱心怎么转变“秋天”写的措施不是很具体,暗想,转变一个特殊孩子不是那么容易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过,我学到了无论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与差,都要平等,都要充满爱心去教育。
第二天早上,我把书还给孙晨希,感谢她借书给我,更表扬她喜欢阅读,希望她以后多向同学们甚至向老师推荐好书。“奇文共赏析,疑义相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