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寺观庙堂:七佛寺

(2024-10-18 13:50:05)
标签:

七佛寺

老山

老山森林公园

七佛

茗山法师

分类: 览金陵

寺观庙堂:七佛寺

 

山西五台山、北京通州等地都有七佛寺,在南京的老山山麓,也有一座七佛寺。

七佛寺,位于南京江北老山的椅子山和帽子山之间的牛角湾谷地,珍七路102号,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门附近。

寺观庙堂:七佛寺

自黄山岭路与珍七路交叉路口,沿着珍七路,向北行走经“不老村”,大约1000米左右,道路的北侧便是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继续向北通往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门。道路的西侧,可以看见七佛寺的山门,而道路的东侧,则是一汪池水。

寺观庙堂:七佛寺

道路东侧的一汪池水,是七佛寺的“放生池”。方形的池塘,塘边都是茂密的树丛,四周寂静无声,碧绿的塘水没有涟漪,沿街的塘边有一方石阶,或许那就是“放生”的地方。

塘边竖立有牌子,上有“七佛寺放生池,严禁捕杀”几个醒目的大字,当然还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七佛寺,黄色的墙壁,红色的匾额,黑色的楹联木牌。

门前悬挂着“古刹七佛寺”匾额,两侧立有一对石狮。墙壁上有一幅楹联,“佛心本是人心转,世味何如道味长”。明代罗洪先(1504年至1564年)的《醒世歌》里也有这两句,“佛心本是凡心转,世味何如道味长”。不过,这门前的楹联好像是时常更换的,早些在门前悬挂的有“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风调雨顺四季常旺;国泰民安万事兴旺”等。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在寺院门前的一侧,墙上悬挂有“不可移动文物”标志牌。“七佛寺遗址”,2013923日列入南京市浦口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七佛寺的山门即天王殿,殿内供奉有弥勒佛菩萨、韦驮菩萨和四大天王,只是韦驮菩萨手中的降魔杵,是拄在地上的。

现在的七佛寺,有天王殿、七佛宝殿以及寮房、斋堂等。

寺观庙堂:七佛寺

原先在寺院天王殿西侧的墙壁上,有着关于“七佛寺”的介绍,其内容为,“南京七佛寺始建于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据《(雍正)江浦县志》记载:‘七佛寺,治北十里,群山之中,幽僻独胜。明正统九年僧普春建,奏准,赐额。’据有关资料反映,解放前,七佛寺尚有僧房100余间,到解放初期均无存。1995年,在江浦县人民政府,南京市农垦农工商总公司的主持、协调下,于老山林场辟地重建,颇复旧观。七佛寺因供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等七佛而得名。”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经过天王殿,进入寺院,正面为“七佛宝殿”,南北两侧为寮房,几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香炉和一座七层宝鼎,依次摆放在院落当中。院落的一角还有一方蓄水池,不知有何用途?

南北两侧的寮房大约有十间左右,每个门前都张贴有对联,诸如“水流花开大自在,风清月朗乘禅心”,“足临清净地,人在画图中”,“画中有自在,动静为不为”,“静者心多妙,飘然思不群”等,北侧寮房的“客房”门前写的是“客来莫嫌茶饭淡,僧家不比世情浓”,南侧的寮房中还有一间房屋门前挂着“七佛寺书画室”招牌。

院落中摆放着晾衣架,上面还晾晒着衣物,看来寺院里平日人迹罕见。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数十级台阶之上,“七佛宝殿”坐西面东,颇为雄伟。大殿正中悬挂着“七佛宝殿”匾额,原先在大殿楹柱上曾经有一副楹联,“跨五大洲雄立宇宙;越三界天降生人间”。

大殿内供奉着七尊佛,从左向右依次为,迦叶佛、拘那含牟尼佛、拘留孙佛、释迦牟尼佛、毗舍浮佛、尸弃佛和毗婆尸佛,两侧分别为地藏王菩萨和珈蓝菩萨。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大殿前,一座高大的钟架,悬挂着一座“万年幽冥钟”。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七佛大殿的北侧,一道依山而建的围墙,围墙内郁郁葱葱,半山腰处一排建筑,隐匿在绿树丛中。在院落中望去,依稀可见悬挂有“茗山法师纪念堂”和“佛光普照”的匾额。山下则是寺院的斋堂,斋堂的一侧有着登山步阶。

千佛寺门前的“古刹七佛寺”、“七佛宝殿”的匾额,均为茗山法师于1995年和1998年题写。

茗山法师(1914年至2001年),俗名钱延龄,江苏盐城西乡(今江苏建湖)人,1932年春,在建湖收成庄的罗汉院剃度出家;1934年,受戒于镇江焦山定慧寺;1947年当选为中国佛教会理事;1949年后,相继担任定慧寺、栖霞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等。茗山法师精诗文,擅书法,著有《茗山文集》、《茗山日记》、《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佛遗教经讲录》、《弥勒上生经讲义》等。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2011年出版的《江浦县志》中记载,“七佛寺,位于老山林场七佛寺分场,众山环绕,环境幽僻。明正统九年(1444),僧普春建,时有房屋100多间,僧侣300余人。因供奉拘楼孙、毗舍婆、尸弃、毗婆尸、拘那含、迦叶、释迦士如来而得名。1949年解放后,仅存平房5间。1989年,该寺觉芳师太,法号乘莲,归依佛门,先后赴峨眉山、普陀山、五台山、九华山等佛教圣地参学,1991年继任主持。1993年,于原址恢复重建,至2001年,建有七佛宝殿5间,三圣殿3间、地藏殿2间、念佛堂2间、斋房2间、寮房10间,有比丘尼5人。”

七佛寺与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相连,占地面积约三千平方米,寺院左右排列,分别呈四合院和三合院形态。寺院背倚帽子山,前临椅子山,左近老鹰山,右眺香山,周围群山环绕。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明代万历《江浦县志》卷五中记载,“七佛寺,在治北十里。正统九年。僧普春建,奏准,赐额。”

清代乾隆《江浦县志》卷二中记载,“七佛寺,治北十里,在群山之中,幽僻独胜。明正统九年,僧普春建,奏准,赐额。”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七佛寺的古建筑毁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战火中。七佛寺遗址纵深60米,横向65米,原寺遗迹很少,尚存数个石柱础。2009年,在七佛寺附近帽子山下缓坡,发现了一座明代僧人墓葬,经南京市博物馆考古发掘,出土了一个精美的陶制塔式罐,或为七佛寺塔林的遗存之物。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七佛寺供奉的是“七佛”。

《坛经》中记载,“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过去第一佛(过去庄严劫九十一劫),毗婆尸佛(或称毗钵尸佛,毗婆沙佛),意译是胜观、种种观、种种见。过去第二佛(过去庄严劫三十一劫),尸弃佛(或称式弃佛,试诘佛),意译是顶髻、最上。过去第三佛(过去庄严劫三十一劫),毗舍婆佛(或称毗舍浮佛,毗湿婆佛),意译是一切有。过去第四佛(现在贤劫六劫),拘留孙佛(或称拘楼孙佛,鸠楼孙佛),意译是成就美妙。过去第五佛(现在贤劫七劫),拘那含佛(或称拘那含牟尼佛,迦那迦牟尼佛),意译是金寂。过去第六佛(现在贤劫八劫),迦叶佛,意译是饮光。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娑婆世界过去曾经有七佛,而释迦牟尼佛(现在贤劫九劫)是最后的一位,七佛合称“过去七佛”,又称“原始七佛”,即过去在娑婆世界里度众的七位佛陀。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七佛寺,群山环绕,风景秀丽,绿树葱茏,佛语梵音,庄严乐土……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寺观庙堂:七佛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